汉字是我们一日不可或离的交际工具,是华夏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统一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汉字阐释指对汉字构形与汉字文化的解读,挖掘汉字中蕴含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认识。本书通过十二个专题,从繁简字开始讲起,继而以最早对汉字发展史进行全面阐述的《说文解字》入手,以具体文字如也福卿等常用字的阐释为例证,详细描述其形体演变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而后从历史发展、文化传承、社会需求上阐释汉字,使读者对汉字整体形成宏观认识。汉字具有超语言的功能,在中华民族形成和维护国家统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深入研究汉字,才能正确阐释汉字,讲好每一个汉字故事。
李守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教yu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简帛学等。
前言 從 漢字與中國文化到 漢字闡釋
第一講 緒論:漢字闡釋的傳承與創新
第二講 漢字的繁與簡 掌握繁體字
第三講 古文字視野下的 《説文解字》:深入研讀與充分利用第四講 重新認識許慎的文字發展觀與 《説文》的價值
第五講 在出土文獻研讀過程中學習與理解漢字 何尊導讀
第六講 從觀念出發與從材料出發的漢字闡釋 以 也字爲例
第七講 漢字的文化屬性與漢字的闡釋 以 福字爲例
第八講 漢字的字際關係 以 卿字爲例2
第九講 漢字闡釋與考釋 以 俞字爲例9
第十講 古文字考釋與完全釋字 以 釁字爲例
第十一講 漢字文化的分類闡釋 以書寫、典册相關的文字爲例
第十二講 漢字: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
引書簡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