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引古论事(解读毛泽东博大精深的历史观 展现伟人引古论今的语言艺术)
定 价:39.8 元
本书根据*著作中引用诗文名句的情况,对相关诗文的出处进行阐释,并对*引用此诗文鉴古论今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进行剖析,使读者在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深刻的唯物主义新历史观,领略伟人引古论今的独特语言艺术,在千古豪情中获得文化浸润与精神升华。
发千古豪情,抒今朝逸兴 解读*博大精深的历史观展现伟人引古论今的语言艺术 根据*著作中引用诗文名句的情况,阐释名句,解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伟人的心路历程。 既能让读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也是对伟人心路历程的剖析和语言艺术的展现,可读性和在当代社会的实用性都很强。 内容详实丰富,考证严谨,收集大量珍贵史料,权威可信。
悲叹有余哀出自三国(魏)·曹植《七哀》(1915年5月)千里度龙山出自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五首》(其三)(1915年5月)生死安足论出自南宋·文天祥《正气歌》(1915年5月)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出自《诗经·小雅·蓼莪》(1920年3月14日)殷鉴不远出自《诗经·大雅·荡》(1922年5月1日)挥手从兹去出自唐·李白《送友人》(1923年12月)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小雅·棠棣》(1936年5月5日)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出自唐·韩愈《符读书城南》(1939年5月20日)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出自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1939年5月30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出自《诗经·小雅·伐木》(1939年12月20日)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出自元·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1949年2月15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1949年4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诗经·小雅·北山》(1954年9月14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屈原《离骚·九歌》(1954年10月26日)关关雎鸠出自《诗经·周南·关雎》(1957年3月7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1958年2月3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958年2月10日)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杜甫《登高》(1958年3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清·龚自珍《乙亥杂诗》(1958年4月15日)函关月落听鸡度出自明·高启《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1958年5月18日)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出自南朝(宋)·谢灵运《自叙》(1958年10月13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959年4月24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返出自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959年8月6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1961年8月25日)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出自五代·谭自之《秋宿湘江遇雨》(1961年12月26日)西南云气来横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出自清·黄道让《重登岳麓》(1961年12月26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北宋·晏殊《浣溪纱》(1964年7月25日)太仪斡运,天回地游出自西晋·张华《励志诗九首》(其一)(1964年8月24日)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出自清·严遂成《三垂冈》(1964年12月29日)江山如画出自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965年5月)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卫风·木瓜》(1965年6月26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出自唐·章碣《焚书坑》(1966年4月14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966年10月25日)杞国无事忧天倾出自唐·李白《梁甫吟》(1970年8月31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自东晋·陶渊明《移居》(其一)(1975年5月17日)魏帝营八极,蚁视一祢衡出自唐·李白《经鹦鹉洲吊祢衡》(时间不详)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倚栏杆看落晖出自唐·黄巢《自题像》(时间不详)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出自唐·罗隐《筹笔驿》(时间不详)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出自《孟子·尽心上》(1913年10至12月)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出自《孟子·离娄下》(约1917年下半年1918年上半年)一言以蔽之出自《论语·为政》(1927年3月)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1927年3月)引而不发,跃如也出自《孟子·尽心上》(1927年3月)莫道君行早出自《增广贤文》(1934年夏)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出自《孟子·离娄上》(1935年12月27日)春秋无义战出自《孟子·尽心下》(1935年12月27日)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1936年3月1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出自《史·徐铉入聘》(1936年8月14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三国演义》(1936年9月8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出自《世说新语·言语》(1936年10月26日)过则勿惮改出自《论语·学而》(1936年12月1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出自《论语·为政》(1936年12月28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出自《孙子兵法·军争》(1936年12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1937年7月)天不变,道亦不变出自《汉书·董仲舒传》(1937年8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资治通鉴·唐纪》(1937年8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自《礼记·中庸》(1938年5月)运自之妙,存乎一心出自《宋史·岳飞传》(1938年5月)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孙子兵法·谋攻》(1938年5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自《冠子·天则》(1938年5月)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1938年10月14日)朽木不可雕也出自《论语·公冶长》(1939年5月20日)人之将死,其言亦善出自《论语·泰伯》(1939年5月30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出自《孟子·梁惠王上》(1939年9月24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出自《论语·子张》(1939年9月24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出自《陈情表》(1940年1月)司马昭之心,固已路人皆知矣出自《三国志·高贵乡公髦传》(1940年2月1日)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出自《论语·季氏》(1941年1月20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出自《战国策·楚策》(1941年1月20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出自《世说新语·排调》(1941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学而》(1942年2月1日)行成于思出自《进学解》(1942年2月8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出自《汉书·董仲舒传》(1942年12月)学也,禄在其中出自《论语·卫灵公》(1942年12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1943年6月6日)心之官则思出自《孟子·告子上》(1944年4月12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报任安书》(1944年9月8日)欲速则不达出自《论语·子路》(1944年10月30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出自《嘉佑集·衡论上·远虑》(1944年12月15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1945年4月20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1945年4月20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出自《四书章句集注》(1945年4月20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后出师表》(1945年4月24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出自《吕氏春秋·尽数》(1945年4月24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1945年4月24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出自《论语·述而》(1945年5月24日)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出自《庄子·人间世》(1945年6月17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出自《朱子家训》(1945年8月13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出自《礼记·杂记下》(1948年4月2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第八十章》(1949年3月13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元年》(1949年4月4日)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出自《四书章句集注》(1949年5月8日)五日京兆出自《汉书·张弼传》(1949年5月26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自《老子·第七十四章》(1949年8月18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陈情表》(1949年8月18日)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出自《文赋》(1951年2月)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出自《论语·卫灵公》(1953年11月4日)非圣诬法,大乱之殃出自《汉书·金日传》(1954年9月14日)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孟子》(1954年10月21日)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出自《老子·第三十六章》(1956年3月4日)逝者如斯夫出自《论语·子罕》(1956年6月)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1957年2月17日)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出自《昭明文选》(序)(1957年3月8日)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出自《孟子·离娄上》(1958年6月17日)运筹帷幄之中,制敌千里之外出自《汉书·高帝纪》(1958年7月27日)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出自《孟子·尽心上》(1958年9月5日)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1958年10月6日)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出自《孟子·公孙丑上》(1958年10月25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1958年11月10日)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出自《三国志·张鲁传》(1958年12月10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959年4月28日)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出自《送李愿归盘古序》(1959年7月26日)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出自《南史·陈伯之传》(1959年8月1日)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出自《报任安书》(1962年1月30日)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出自《庄子·天下》(1964年8月24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出自《论语·颜渊》(1966年3月12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出自《后汉书·黄琼传》(1966年7月8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出自《孟子·离娄下》(1967年4月17日)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出自《绘图增像西游记》(时间不祥)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