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新兴且综合性强的学科,数据经济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意义,对我国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这本书力求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运用数据经济的 独特视角,探索数据经济运行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乃至全球经 济的重要影响,构建数据从生产、交换到分配、消费的全体系分析框架,并归纳数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本书重点关注数据经济规律、微观市场数据供需、中观市场数据结构、宏观市场数据影响及数据资产核算与数据 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体系建设等重要问题。内容涵盖数据经济 学的内涵特征和研究范畴、数据要素的稀缺性、数据市场均衡 等原理。从微观角度,深入分析了数据的供给、需求和市场等 方面,尝试构建了数据供给侧的成本函数和数据需求侧的收益 函数,以揭示数据市场的内在机制;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数据 经济的宏观目标、数据资产核算以及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等 问题,以揭示数据经济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此外,这本 书还探讨了数据经济的全球趋势,包括数据流动的全球化、跨 境数据安全以及相关的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机制。作者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建 议,为数据经济学打造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数据经济学》一书是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著作。在数据已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背景下,本书深入剖析了数据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市场结构、治理机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
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其系统性。从数据经济的定义、特点到数据市场的运行机制,再到数据治理的策略与实践,作者都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阐述。同时,本书也充分展现了其前瞻性,不仅深入分析了当前数据经济的发展现状,更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本书在理论探讨的同时,也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作者结合国内外数据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为读者展示了数据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价值和潜力。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本书既适合学术研究者深入研读,也适合企业家和管理者作为决策参考。
前 言
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推动下,数据以其独特属性从传统生产要素中抽离,成为除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作为数字文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不断增强,程度不断加深,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力量对比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乃至人类文明进程已经并将持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随着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前沿的不断拓展和延伸,数据经济学应运而生。
数据经济学作为时代发展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复杂性的新兴学科,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联合国政策简报《全球数字契约》指出,到 2026 年,月均全球数据流量预计将增长 400% 以上。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全球数据圈将从 2018 年的 33ZB(泽字节)增至 2025 年的 175ZB。在全球数据量呈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全球数据流动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 年)》显示,2022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 5 个世界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总量为 31 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为 58%。为适应数据经济的发展,全球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规则。
例如,欧盟于 2018 年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内促进数据流动和共享,对外维护数据主权。美国通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跨境隐私规则(CBPR)、《韩美自由贸易协定》(Korea-U.S. Free Trade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等系列跨国合作协议,从而促进区域性的数据流动。新加坡积极推动《数字经
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力图打造亚太数据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发展大局,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使我国数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得益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21 年,我国数据交易规模超 500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数据总量全球占比将接近 30%,市场规模将超 2 200 亿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作为中国首家挂牌运营的数据交易所,截至目前,累计入驻交易主体超过 600 家,累计交易额突破 13 亿元,服务覆盖金融、交通、气象等 20 多个行业领域,上架产品达到 1 000 多个。2021 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陆续成立了上海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广州数据交易所等,有效促进了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深圳、天津、贵州等地在数据立法、确权、交易等方面也已取得较大进展。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和数据治理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建立双边或多边伙伴关系。由此可见,中国乃至全球在数据经济领域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据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源泉。
数据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由于数据要素的独特属性,数据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上亦有诸多突破,因此有必要系统全面深入阐释其精髓和要义,这正是本著述的增益所在。本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数据经济学的时代背景、基本定义、研究范畴,数据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拓展和贡献,以及当前全球视域下数据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议题。第二章为数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旨在阐释数据在经济学框架下的属性,数据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呈现的规模报酬、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特性,以及数据的价值实现等。第三章至第六章,以相对微观的视角,从数据的供给、需求、市场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并试图建立数据供给侧的成本函数、数据需求侧的收益函数等。第七章至第九章,以相对宏观的视角,从数据经济的宏观目标、数据资产核算、数据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包括数据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和纳入数据要素的增长模型,数据经济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数据资产估算方法与实践,数据要素参与三次收入分配的原则和路径。第十章是数据经济治理,介绍了数据安全治理、数据交易市场监管、数据反垄断治理的重点领域、核心目的和主要手段。第十一章是数据经济的对外开放,介绍了数据流动的全球化趋势和特征,跨境数据流动的安全性,以及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的相关国际规则。第十二章是数据经济学未来展望,探讨了数据经济学日趋丰富的研究议题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数据鸿沟等时代属性在数据
经济学领域的表现和影响,以及数据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进。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数据经济学必将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我们也会与时俱进地为全球和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赵昌文,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岭南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yu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任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企业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长期从事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与产业政策、金融改革与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负责完成中央交办的政策研究、评估任务50余项,撰写政策研究报告1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0多个项目,出版中外文著作4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 戎珂,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青年长江学者,《数字经济》(Journal of Digital Economy)创刊主编。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就读于剑桥大学工程学专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商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经济和数据生态。曾在UTD24、《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数字经济学》、《数据要素论》和《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s)等专著及教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电子、华为、字节跳动、腾讯等支持的 20余个项目。获北京市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yu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创新成果奖。
前 言 I
第一章 数据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数据经济学 2
第二节 数据经济学对经济学的拓展和贡献 9
第三节 全球视域下数据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议题 19
第二章 数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数据要素具有非物质性 28
第二节 数据打破了资源稀缺性的假设 29
第三节 数据一定程度上仍具有特定稀缺性 31
第四节 数据具有非竞争性 33
第五节 数据在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有限排他性 35
第六节 数据要素的边际收益可实现递增 36
目 录
V第七节 数据产品 / 服务的边际成本趋于零 38
第八节 数据要素的规模报酬递增 39
第九节 数据要素价值的非独立性 42
第十节 数据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的增益 45
第三章 数据的供给
第一节 数据的来源 50
第二节 数据的权属 59
第三节 数据供给侧的成本函数 67
第四章 数据的需求
第一节 数据的应用场景 75
第二节 数据的买方异质性 82
第三节 数据需求侧的收益函数 90
第五章 数据市场类型、结构与交易模式
第一节 数据三级市场 96
第二节 数据市场结构 101
第三节 数据交易模式 109
第六章 数据市场均衡
第一节 数据市场均衡理论 123
第二节 数据一级市场定价 135
数据经济学
VI第三节 数据二级市场定价 139
第四节 数据三级市场定价 143
第七章 数据经济的宏观目标
第一节 数据经济与经济增长 150
第二节 数据经济与物价稳定 156
第三节 数据经济与充分就业 162
第四节 数据经济与国际收支平衡 166
第八章 数据资产核算
第一节 数据资产与数据价值链 173
第二节 数据资产价值测度方法 177
第三节 数据资产核算实践 186
第九章 数据要素收入分配
第一节 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理论前提 201
第二节 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难点 209
第三节 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理论进路 219
第十章 数据经济治理
第一节 数据经济治理的主要内容 226
第二节 数据交易市场监管 231
第三节 数据反垄断治理 238
目 录
VII第十一章 数据经济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的数据经济 250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数据流动的安全性考量 258
第三节 跨境数据流动的全球治理 262
第十二章 数据经济学未来展望
第一节 数据经济学的综合性不断加强 270
第二节 数据经济学的时代性日益彰显 283
第三节 数据经济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融合并进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