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意大利戏剧史》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意大利戏剧史专家共同撰写,依托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讲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启蒙时期、复兴运动与统一后以及现代时期各阶段意大利戏剧的发展情况。书中详细地、批判性地考察了一些重要作家,既包括已经成为欧洲戏剧名家的卡洛·哥尔多尼、皮兰德娄、邓南遮等人,也包括一些影响仅限于意大利舞台的剧作家。
本书所探讨的是最广义的戏剧,即考察了戏剧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和人物的影响,其既聚焦于意大利戏剧在国内的发展情况,也着眼于意大利戏剧在欧洲及世界戏剧史中的地位,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全景式的意大利戏剧史。
约瑟夫·法雷尔(Joseph Farrel),思克莱德大学意大利研究教授,著有《莱奥纳尔多·夏夏》(Leonardo Sciascia)和《达里奥·福与弗兰卡·拉梅:革命的丑角》(Dario Fo and Franca Rame: Harlequins of the Revolution)。他主编了关于哥尔多尼、达里奥·福、意大利黑手党、普利莫·莱维(Primo Levi)和卡洛·莱维(Carlo Levi)的论文集,以及皮兰德娄和达里奥·福的剧本集。他还翻译了达里奥·福、哥尔多尼、莱奥纳尔多·夏夏和温琴佐·孔索洛(Vincenzo Consolo)等人创作的意大利戏剧和小说。
保罗·普帕(Paolo Puppa),威尼斯大学意大利戏剧史教授、艺术史系主任。他在戏剧研究方面著述颇丰,包括关于皮兰德娄、达里奥·福、邓南遮、易卜生、罗索·迪·圣·塞孔多(Rosso di San Secondo)的研究和两部意大利舞台史方面的著作。他创作的戏剧是意大利和其他国家都有上演。
孙伊,女,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所,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主要译著有《电动蜻蜓》(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墨西哥早晨》(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新编剑桥印度史·莫卧儿和拉杰普特绘画》(即将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