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人性之本的提出与悬疑、人性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的基石及内涵、人性的四大自然法则、人性之本与人类社会进步的机理、国家在人性中的意义要素、人性之本与社会治理。
刘北平(曾用名刘平),1957年生,湖南省溆浦县人。早年上山下乡,后从事新闻宣传和秘书写作等工作。业余时间着笔于文学评论、思想杂谈、经济论文等,有《天草笔论》出版。文学评论及思想杂谈20余万字见诸《创作与评论》《文学风》《湘声报》《法制时报》《边城晚报》及中国作家网等,代表作有《认识中国人与自己》《〈大清相国〉:理想中的人物形象》《执政实践的艺术再现——评邓宏顺的长篇小说〈贫富天平〉》《浓缩生活的沉美诗篇——向书豪作品评析》《在生活的深度里发掘——评古马的诗》《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等,经济论文见诸《中国粮食经济》《粮食问题研究》《粮食经济与科技》《粮油市场报》等,多次获省级以上奖项。
引 言
第一章 人性之本的提出与悬疑
一、东西方关于人性之本的提出
二、近代理论对人性之本的探索
三、人性之本的争论焦点与悬疑
第二章 人性的金字塔结构
一、人的三种原始生物属性
二、三种原始生物属性的几何关系
三、善恶本质的生成
四、善恶现象的衍生
五、金字塔结构的建立与理性的形成
六、理性的几何论证
七、理性的内涵与外延
八、不同层次的理性关系
九、人性之本的三种行为状态
第三章 金字塔结构的基石及内涵
一、生物大金字塔结构的三重分割
二、人性的动物特征与区别
三、理性之光
第四章 人性的四大自然法则
一、四大自然法则的生成
二、四大自然法则的认识价值
三、四大自然法则的核心
第五章 人性之本与人际关系的运动方式
一、人的活动半径构成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几何形态
三、道德与法律的中介轮作用
四、中介轮作用的互违性
五、人际关系中的善恶比较
第六章 人性之本与人类社会进步的机理
一、社会进步曲线运动的形成
二、社会进步的形态标志
三、人民创造历史的指向
四、战争对人性善恶的清洗
五、阶级与人性之本
第七章 国家在人性中的意义要素
一、生存满足与国家存在
二、公平正义与国家形象
三、论功行赏与国家道德
四、属性引导与国家生机
第八章 人性之本与社会治理
一、社会的线性治理与圆形治理
二、德治与法治的分野
三、德治与法治的价值取向
四、社会治理中的人性两难
五、社会治理与人工智能的选择
六、未来社会形态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