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作为艺术通识读本,收录了不同艺术行当的名家大师谈论艺术的文章。通过高水平的艺术通识知识,在提升读者审美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同时塑造完善人格。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本书从梁思成有关建筑的文章中择选出价值高,且适宜非建筑专业或初入门的读者的文章,编纂而成,对建筑学及中国古代建筑做一个通识性的介绍。
书中的插图,均为梁思成的手绘图,多数来自《图像中国建筑史》一书。从这些精美的插图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设计和繁杂技艺,而且可以领会梁思成高超的绘图技术和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
出版前言
梁思成(19011972年)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他将他的一生都投入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与助手走访了中国十五个省两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两千多件古代建筑物。其中,于1933年发现、测定年代的山西应县木塔,是现今所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1937年发现的五台佛光寺,是当时唯一发现的唐代木构建筑遗存。通过对一批唐宋时期建筑的榫卯结构的研究,梁思成破解了当时堪称天书的《宋代营造法式》,发现了中国古代木质建筑结构的奥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他为北京城市建设提供了方案,挽救了北海的团城。他的主要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
本书从梁思成有关建筑的文章中择选出价值高,且适宜非建筑专业或初入门的读者的文章编纂而成,分为建筑学概论、典型古建筑介绍、建筑师的工作、城市规划四个章节,对建筑学及中国古代建筑做一个通识性的介绍。
书中的插图均为梁思成的手绘图,多数来自《图像中国建筑史》一书。从这些精美的插图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设计和繁杂技艺,而且可以领会梁思成高超的绘图技术和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
在编校过程中,本书遵循以下原则:
1.由于所涉篇目写作时代较早,为了保留当时的语言特点和作者本人的语言风格,对原文的语言表述不做修改,但对于明显的错别字、英文单词拼写错误等,则径改。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依现行标准。
2.早期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与现代通行译法有较大的区别。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书中常见人名、地名,直接改为现行译法,不再另行出注。
3.页下脚注为编者所加。为了区别,原文中作者的脚注一律改成文中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