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七卷,内容包括:实过其名:学者评价顾随;顾随学术精义在课堂讲授中;顾随的性情;顾随的政治;顾随的家学;顾随的学术背景;顾随的艺术兴趣与学术追求等。
上册
卷一
001 实过其名:学者评价顾随
002 顾随学术精义在课堂讲授中
003 顾随的性情
004 顾随的政治
005 顾随的家学
006 顾随的学术背景
007 顾随的艺术兴趣与学术追求
008 为人有诗心,人生则有诗意:顾随的人生观(一)
009 安分守命:顾随的人生观(二)
010 生活勇气,做事精神:顾随的人生观(三)
卷二
011 诗即道
012 诗法与世法
013 思无邪:孔门诗法
014 诗比历史更真实
015 诗心要诚
016 研究国民性,最好看其历史与诗
017 温柔敦厚:中国人的性情,中国诗的特质
018 韵的文学和力的文学:中国诗的两种类型
019 孔门诗法重在兴
020 学问之道在培育情操
021 调和是诗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022 好诗如忠厚长者说老实话
卷三
023 诗中必须有“多余的附加”
024 中国诗在于引起印象
025 中国诗的“姿态”
026 中国诗由女性变男性
027 中国诗简单而神秘
……
卷四
下册
卷五
055 诗人的类型和等级
056 诗人的同情
057 中国诗人缺乏挑战精神
058 顾随的“出入论”
059 顾随的“欣赏论”
060 顾随的“感觉论”
061 诗人的豪气
062 诗人的幻想
063 寂寞心即诗心
064 诗思的选择
065 顾随的“诗心论”
066 诗心是文学修养,亦是人格修养
067 诗心要静
068 诗心要闲
069 顾随的“情操论”
070 诗人必须本身是诗
卷六
071 诗以美为先,意乃次要
072 中国诗以五言最恰
073 写作注意形容词不如注意动词
074 中西文字在文学上的表现
075 中国诗形、音、义和谐
076 中国诗的弹性
077 中国诗的音乐性
078 中国诗声音里有情感
079 中国诗声音里有形态
……
卷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