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一期)
2014年,在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201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的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开始系统推进区内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本书即为该项工作的研究成果。通过项目实施,赤水桫椤保护区基本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进一步摸清了区内生物多样性现状,发现保护区植物新纪录1种——西南齿唇兰,是国家川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二批);发现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新纪录12种,其中包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4种,分别为鹰雕、楔尾绿鸠、黄腿渔鸮、红脚鸮等;初步分析了人类活动、毛竹入侵等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这些成果的取得无疑将为今后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让更多的人了解赤水桫椤保护区的科学价值、保护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今后加强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