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七个重要环节,即分析学校课程情境、厘定学校课程目标、巧构学校课程框架、丰富学校课程内容、激活学校课程实施、改进学校课程评价以及深耕学校课程管理。同时,书中附有7所一线学校(幼儿园)的“一校一策”课程规划真实案例,能有效帮助学校充分运用课程自主权、推进自主性变革。
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充分运用课程自主权、推进自主性变革的关键路径。研制学校课程规划要综合采用归纳与演绎的循环思维,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互动的方式,既考虑课程理论的意涵与观照,又不脱离学校实践情境,使研究与行动有机结合、设计与实践合理融通、总结与提炼不断互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与互补,不断生成大家认同的学校课程规划,推动学校课程自主性变革。可以说,学校课程规划是多主体共同参与课程变革的过程,也是“课程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解放的过程。
李百艳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博士。荣获“上海市教育功臣”等荣誉称号。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李百艳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名校长,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曾任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浦东新区初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等职。出版《对话与超越》《用父母心办教育》等多部专著。
刘玉华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南汇第二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名校园长基地主持人,惠南学区治理委员会主任。出版《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问题导向的学校课程发展》等专著,在《上海教育》《上海教育科研》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学校课程规划研制,7个“一校一策”课程规划特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