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究竟如何在幼儿园落实,是目前整个学前领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书以“以美育德,以德致美”为核心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幼儿园审美立德教育的内涵、机制及实施路径。书中紧扣“美术审美何以立德?”和“美术审美如何立德?”两大核心问题,构建了完整的逻辑体系,既阐释了审美立德的理论基础,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全书通过历时七年的研究积淀,结合一线教师的实践案例,系统性地梳理了审美立德教育的目标建构、内容筛选与实施方式,并提出了“渗透模式”和“专题模式”两种具体的教育策略。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幼儿园德育和美育的融合提供了独特视角,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指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通过多个课程故事案例,生动展现了“真善美”种子如何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育创新的精神与价值追求。这本书不仅是幼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宝贵参考资源,更是为幼儿教育注入诗意与美感的重要读物,值得细细品味与深入思考。
?问题导向:围绕“以美育德,以德致美”,回应幼教领域“立德树人”的重要议题。
?研究扎实:七年沉淀,兼顾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深入探讨审美立德教育的内涵、机制及实施路径。
?案例丰富:详解多个课程故事案例,生动展现幼儿在审美教育中的成长过程。
?诗意教育:传递教育理想——让幼儿在美好的艺术体验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在诗意的环境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推荐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德”总是联系在一起,成为每个人毕生的价值追求。《论语》中也将“尽善尽美”,作为评价事物最美好最令人向往的状态。2023年底时,我参加了这本书的前身———市级课题《审美立德———幼儿园美术审美教育的德育价值探究》的结题展示,当时我就觉得“眼前一亮”。
其一,是因为它紧紧抓住了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立德树人。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就明确强调,幼儿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保育教育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简单来说,就是进一步强化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清晰地阐释和回答了幼儿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而这一研究就是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幼儿教育实践中。
其二,便是“美”与“德”的结合,既体现我们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又梳理出许多可以在幼儿园去实践运用的经验,既是传承也是创新。就像鲁迅先生所言:“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翼道德以为治。”
读完全书,我形成了三个主要印象:
问题导向,立意高远。这本书主要用两个关键问题“美术审美何以立德?”和“美术审美如何立德?”来架构起整体的逻辑体系,分别指向理念和实践,而这两个问题应该也是所有读者最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能够很好地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大家去阅读和思考。此外,尽管美育、德育的相关主题在学前领域已经有了不少的实践尝试,但“以美育德,以德致美”的融合研究确实不多见。这本书无论是对幼儿园美育还是德育研究,都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又有价值的视角。
过程扎实,积累丰富。本书的成形是一个研究积淀的过程。据我了解,从一开始的区级重点课题《走近艺术大师———基于美术欣赏与表现的幼儿审美课程的实践研究》再发展至后来的市级课题《审美立德———幼儿园美术审美教育的德育价值探究》,历经七年多的研究时间。这本书虽然不厚,但还是可以从精练的观点、丰富的案例中看到老师们扎实的研究过程和丰厚的积累。本书以王国维和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厘清了审美立德的内涵和内在机制,强调从美术审美中挖掘与创设德育价值。同时,建构起审美立德的实践路径,即在目标建构中明确“立什么德”,在内容筛选中寻找到“以何立德”的载体,如借助中国艺术大师及其作品等。在此基础上,形成“渗透模式”和“专题模式”两种实施方式,促进幼儿审美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共同发展。
团队智慧,跨校联动。我最为触动的,是书中许多一线老师们生动有趣又充满了教育智慧的实践案例。要知道,“审美立德”这个研究命题,对老师们自身的人文素养、专业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存在着较大的研究难度。但是,让人惊喜的是,在这七年多的研究历程中,整个团队也在不断成长、壮大,甚至实践的场域也从锦绣幼儿园逐步拓展到了冰厂田幼儿园,实现了不同园所间课程文化的有机融合,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幼儿园审美立德教育的实践内涵。这个过程,不仅是成就幼儿园高质量教育发展的过程,更是成就教师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当然,最后一定会成就我们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建设,这一历史进程对包含幼儿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整体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究竟如何在幼儿园落实,是目前整个学前领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审美立德”这一研究的主题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点上,汪培园长和她的团队找到了很好的突破点,抓住了美育是情感教育、全人教育的特点,从审美出发挖掘德育要素,进行恰当引导,通过有目的的德育活动开展审美教育,也让活动更有美感更富诗意,在幼儿心里种下了追求美与德的种子。
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仅是去学习和借鉴老师们的实践经验,更能读到一种教育创新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感受到“真善美”的种子是如何在这样美好的教育环境中播种到每个孩子纯朴的心灵中去的,这样才是真正读出了这本书的“味道”。同时,也期待,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以美育人、因材施教、启智润心、立德树人。
纪明泽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
汪培
上海市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高级教师,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
曾获得上海市“我喜爱的好老师”金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评优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管理者、浦东新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第三期、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培养对象。第五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攻关计划”主持人。
先后承担上海市课程领导力项目、上海市高瞻创造性艺术活动本土化项目等研究,主持和参与10余项市区项目和课题研究,获得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以及上海市教育科研第七、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出版和发表20余篇文章。
【目录】
序
前 言
第一章 审美立德的概念内涵与逻辑关联
第一节 什么是审美
一、审美与美育:美育的内涵
二、美育与艺术:美育的途径
三、我们的美育:幼儿美育的目标指向
第二节 什么是立德
一、幼儿道德的培养:教育学视角中的德育
二、幼儿道德的发展:心理学视角中的德育
三、我们的德育实践:幼儿德育的目标指向
第三节 审美和立德的关联是什么
一、逻辑视角:审美立德的必然性
二、实践视角:审美立德的可行性
第二章 审美立德的实践主线与实操流程
第一节 审什么美
一、艺术大师及其作品的筛选
二、艺术大师及其作品的利用
第二节 幼儿是怎么审美的
一、幼儿的审美心理
二、幼儿的审美策略
第三节 如何美育
一、走近大师———名画欣赏
二、遇见大师———参观展馆
三、玩美大师———艺术创意
四、小小大师———幼儿画展
第三章 审美立德的内在机制与实践策略
第一节 审美怎么立德
一、情感的枢纽: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
二、内在的机制:感受欣赏与表达创作
第二节 如何审美立德
一、审美立德的渗透模式
二、审美立德的专题模式
第三节 审美立德的实效如何
一、审美立德的评价方案
二、审美立德的评价实施
附录:课程故事案例
课程故事案例一:潜“龙”伏“冰”
课程故事案例二:走近中国艺术大师———程十发
课程故事案例三:走近中国艺术大师———丰子恺
课程故事案例四:走近中国文房四宝
后 记
以美育人,幼儿教育新视角:立德树人从审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