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产阶层人士的公益组织参与为研究对象,基于B-X会个案的考察,对公益组织的组织培训、组织激励、团队建设、服务实施、党组织建设等展开系统研究,考察中产阶层人士的阶层认同及社会行动力在公益组织参与过程中的生成机制,分析公益组织的运行实践及其与政府关系的建立过程。以此为基础,本书对中产阶层人士的社会建设参与实践进行功能分析,探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吸纳型社会建设路径及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方式,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及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树生,社会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理论、文化社会学、社会建设研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摘编。
绪论 课题研究设计 一 研究依据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四 研究创新 第一章 培训与公益组织认同的生成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二 B-X会的组织培训制度 三 B-X会组织培训的运行机制 四 组织培训对组织认同的形塑作用 五 培训与公益组织认同生成的研究发现 第二章 公益组织的激励模式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二 公益组织的晋升激励模式 三 公益组织的荣誉激励模式 四 公益组织的集体激励模式 五 影响组织激励的其他内部外部因素 六 公益组织激励模式的研究发现 第三章 公益组织的团队发展及行动力生成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二 B-X会服务队的组织架构与日常活动 三 服务队的团队结构及其生成效应 四 团队资源的生产与交换 五 团队文化对团队行动者的形塑 六 公益组织的行动力生成 七 团队发展与公益组织行动力生成的研究发现 第四章 公益组织运行中的党建引领 一 研究问题、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二 制度驱动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 党建对社会组织运行与发展的有效引领 四 社会组织党建引领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五 社会组织运行中党建引领的研究发现 第五章 发展自主性及公益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二 B-X会相对于政府部门的自主性 三 B-X会与政府部门关系的形塑 四 自主与合作:B-X会与公益组织发展的道路选择 五 发展自主性及公益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研究发现 第六章 公益服务参与及中产阶层认同研究 一 研究问题、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二 中产个体的公益参与动因:“外在-内在”的“推拉”效应 三 “共同经历”:中产个体的公益服务参与实践 四 “觉悟”与“责任”:公益服务参与对中产个体的影响 五 公益服务:中产阶层认同的形成机制问题 六 公益服务参与及中产阶层认同形成机制的研究发现 结语 社会建设与中产阶层的公益组织参与 一 “国家与社会”关系演进:社会建设的新时代语境 二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主体与民众参与途径 三 “开放吸纳”型社会建设参与模式 四 公益服务与公益组织:中产阶层的社会建设参与实践 附录1 公益组织服务质量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一 研究问题、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二 B-X会的公益服务概况及社会工作介入 三 公益服务质量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过程 四 公益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工作介入的评估与对策建议 五 公益组织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发现 附录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表格与图例目录 表1-1 B-X会的组织架构层级 表2-1 B-X会办公会议成员推举资格审查要点 表3-1 B-X会2022~2023年度服务数据汇总 表4-1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 表4-2 中国X会章程(节选) 表5-1 B-X会的典型服务项目 表附1-1 B-X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表附1-2 B-X会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调查问卷归纳 表附1-3 社工介入服务质量提升的阶段计划 表附1-4 例会活动主题1 表附1-5 例会活动主题2 表附1-6 “幸福美邻节”活动安排 表附1-7 “X爱‘金剪刀'”活动安排 表附1-8 “点亮蓝灯·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安排 表附1-9 B-X会成员参与情况 表附1-10 社工满意度调查 表附1-11 B-X会服务质量前后测对照 图1-1 B-X会的资源内循环 图1-2 组织培训、公益服务的驱动器效应 图1-3 组织培训到组织认同的形成 图2-1 B-X会会员的领导职务晋升与长效激励 图2-2 B-X会领导职务的轮庄制度 图3-1 B-X会服务队的组织架构 图3-2 团队要素禀赋对公益服务行动力生成的作用机制 图5-1 B-X会的组织架构(2022~2023年度) 图5-2 B-X会生存发展的组织环境 图6-1 公益服务参与中的中产阶层认同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