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总报告、政策法规篇、数字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篇、媒介素养教育篇、比较借鉴篇五个部分,秉承“行动的蓝皮书”方法论,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政策研究,探讨数字包容框架下的公民数字素养提升需求、现状及其在发展领域的应用,聚焦视障青少年、老年人、乡村女性等不同群体,汇集城乡媒介素养经验,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包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民媒介素养提供可行性方案和对策建议。
姚争,博士,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浙江传媒学院电视编辑与导播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实验教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学术研究基地主任、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等职;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入选 2020 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理论研究类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广播影视艺术和新媒体传播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和一般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新兴媒体竞合下的中国广播》等专著和教材4部,其中《影视剪辑教程》入选“十二五”普遍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影视理论论文40 余篇;先后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当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主持浙江省一流(精品)课程2门、省教学团队1个。
卜卫,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夏威夷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马尔默大学等访问学者。兼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性别顾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学术研究基地主任。长期从事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其中包括媒介素养教育、数字素养与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起,在媒介素养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和数字素养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版多部专著、教材,发表数十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大量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项目,在此基础上编撰了多本针对某一社会议题的普及性读物。
宋红岩,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颈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学术研究基地秘书长、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省青年教育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素养、网络空间治理、舆情与社会治理、青少年社会发展等。2007年开始从事媒介素养研究、教育与社会推广等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中国长三角农民工网络使用与社会认同研究》《全球数字素养发展前沿研究》等著作,《数字信息时代:呼唤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基于形象传播的中国演艺明星网络素养研究》等论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
Ⅰ 总报告 1“不让一个人掉队”:关于数字包容、数字素养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 卜卫 蔡珂/001 Ⅱ 政策法规篇 2中国媒介与信息素养政策法规发展及分析(2021~2023) 杨英文/029 3中国人工智能政策法规发展及分析(2020~2023) 吴沈括 邓立山/051 Ⅲ 数字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篇 4特殊学校视障青少年数字素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 蔡聪/071 5数字适老?老年人媒介使用及数字素养状况调研报告 宋红岩/109 6乡村青少年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调研报告 王圣策 胡芸/153 7乡村女性数字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以“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为例 卜卫 蔡珂 曹昂/172 8乡村民宿从业者数字素养调研报告 曹昂/215 9利用传播技术扩展乡村性别友好空间 ——L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性别项目的调研报告 王子艳/234 10“数字化赋能”形塑乡村创变者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香橙妈妈”项目研究报告 卜卫 蔡珂/256 Ⅳ 媒介素养教育篇 11广州市少年宫张海波媒介素养教育团队实践经验报告 张灵敏 王晓艳/277 12黄山乡村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经验报告 王晓艳 张灵敏/310 13新闻传播类大学生获得性媒介素养与职业发展个案研究 崔波 白一涵 曹贤洁 赵晞 黄智尚/329 Ⅴ 比较借鉴篇 14数字素养与理想的数字生活——澳大利亚数字素养教育的实践和反思 付俊/359 15欧盟媒介素养政策研究(2010~2020) 王子娴 王子超 邱才浩 李琛/370 Abstract/388 Contents/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