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二十四节气纪年法
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完整、科学记载,出自《淮南子·天文训》,至今已经2164年。二十四节气纪年法,是淮南王刘安和八公等的伟大发明创造。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录。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科学依据,是根据北斗斗柄、月亮、太阳、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十二音律和地球的运行规律,而研制出来的永恒的历法,它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纪年法是阴阳合历。淮南王刘安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把《淮南子》献给朝廷,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被编入太初历,至今通行已经2129年。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制定,涉及到天文、历法、音律、数学等众多学科的复杂问题。本书对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科学依据,物候、农事,节庆、民俗,饮食、养生,节气文化等,都作了评述和解读,展现了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丰厚内涵。二十四节气纪年法同阳历、阴历、干支纪年、夏历(也称农历)等相比照,各有长短,长期共存。本书文字流畅,论述科学严谨,对物候、农事,节庆、民俗,饮食,节气文化等,都作了解读和评述。是一本普及读物。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