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个泱泱农业大国中,广大知识分子与乡村、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乡土、大地有着深广的感情。本书通过对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探寻知识分子对土地、农民的文化感情及其精神联系,揭示了作家与乡村、农民之间的文化关系及其文学表达方式。论述因为融入了作者自我体验和感情而特具足以称为“风格标记”的抒情性,是此书的一个亮点。全书视野开阔,将丰富的历史文本纳入考察范围,论析达致“入乎中出乎外”,既有切身的体贴与同情,又注意拉开距离的观照与衡度,体现了论者浸润现当代文学多年的非凡功力。
本书是较早的一本研究乡土文学的名作,2007年在我社初版,广受学界认可和读者欢迎。本次收入“赵园文集”再版。
赵园
----------------------------
赵园,1945年生,河南尉氏人。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王瑶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由现当代文学转治明清思想史,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想象与叙述》《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以及散文集《独语》《红之羽》等。
自序
第一章 大地·乡土·荒原
第一节 大地
第二节 乡土
第三节 荒原
第二章 农民与农民文化
第一节 农民
第二节 土地意识与性文化
第三节 在群集中,死亡之际
第三章 “大地”的颜色
第一节 模式及其变易
第二节 色彩斑驳——读作品札记
第三节 方言趣味及其他
第四节 南北东西
第四章 知青作者与知青文学
第一节 知青一代·知青文学
第二节 怀念与回归——“知青文学”主题之一
第三节 知青历史反思——“知青文学”主题之二
第四节 评价难题——“知青文学”主题之三
第五节 知青作者
附录 知青作者的作品及其电影诠释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