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旨在促进中国科技史与科技哲学两个亲缘学科的交流与融通,鼓励原创性研究和批评性评论,推动学术规范和学科建设。常设“论文”、“译文”、“书评”和“书讯”等栏目。“论文”栏侧重西方科学思想史和西方科学仪器史研究,“译文”栏侧重古典科学文献的翻译。本辑还特设了“学科发展论坛”和“专栏:纪念柯瓦雷逝世60 周年”。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79-1983,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
1983-1986,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
1995-199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西方哲学专业1986-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999-2016,北京大学哲学系
2016-现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科技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技史学会科学仪器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文化书院科学人文分院院长
目录
学科发展论坛
003 科学史的边界|曲安京
013 达·芬奇与现代科学背后的跨文化精神——观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展有感|艾博 著 鲁博林 译
023 人工智能时代的历史式科学观—从 20 世纪的科学遗产到 2024 年诺贝尔化学奖|李文靖
专栏:纪念柯瓦雷逝世 60 周年
033 与科学革命伴行的神秘主义—重访柯瓦雷对神秘主义史的早期研究|蒋澈
047 柯瓦雷科学革命观的演变|黄河云
060 亚历山大·柯瓦雷科学思想史的起源|马隆·萨洛蒙 著 黄河云 译
论文
085 17—18 世纪清宫藏欧制科学仪器及其制造者|王哲然
107 海德格尔“古希腊无世界图像论”刍议|鲁博林
122 开普勒《宇宙的奥秘》中的天球观|于丹妮
135 科学仪器史的诞生—科学史家与博物馆馆长的相遇|李鸿宇
151 微观史视角下我国第一条进口氦氖激光器生产线|刘元兴 刘年凯
译文
185 托勒密《至大论》第二卷|张 楠 吕 鹏 王哲然 译
239 托勒密《地理学》第一卷|鲁博林 译
276 笛卡尔《几何学》第一卷—仅需使用圆和直线就可以构造出的问题|李霖源 译
书评
295 从现代早期经验知识的构成形态理解科学革命—评法比安·克雷默
《半人马在伦敦:现代早期科学中的阅读与观察》|黄宗贝
315 两种机械论,两个范式与一门科学—评里斯金《永不停歇的时钟》|吕天择
书讯
331 安德森著《探赜索隐:博物学史》|曹秋婷
333 白馥兰等著《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沈宇斌
335 白鲁诺著《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王哲然
337 阿尔伯著《植物学前史:欧洲草药志的起源与演变(1470—1670)》|蒋澈
339 哈利利著《寻路者:阿拉伯科学的黄金时代》|于丹妮
341 卡纳莱丝著《爱因斯坦与柏格森之辩:改变我们时间观念的跨学科交锋》|吴国盛
343 柯浩德著《交换之物:大航海时代的商业与科学革命》|陈雪扬
345 柯瓦雷著《形而上学与测量》|吴国盛
347 克罗斯比著《万物皆可测量:1250—1600 年的西方》|杨辰
349 拉德威克著《深解地球》|张彦松
351 莱特曼著《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传播:为新观众“设计”自然》|盛星元
353 莱特曼主编《科学史讲义》|吴国盛
355 雷恩著《人类知识演化史》|孟昊宇
357 欧格尔维著《描述的科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志》|黄宗贝
359 山田庆儿著《中国医学的起源》|陈雪扬
361 约著《笔记启蒙: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黄宗贝
363 左娅著《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黄宗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