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阐述了海洋遥感研究中部分典型复杂环境条件(晨昏条件、近岸复杂水体、强吸收性气溶胶、高海况条件等)下的辐射传输计算、大气校正及其应用方法。全书共分为六章,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2章阐述了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三维球面辐射传输模型的构建以及大天顶角条件下的辐射传输计算方法;第3章阐述了适用于静止水色卫星晨昏观测(大太阳天顶角)条件下大气校正模型及算法的构建方法;第4章阐述了紫外大气校正算法以及紫外波段水体光谱模拟数据集的构建方法;第5章阐述了强吸收性气溶胶条件下的大气校正算法的构建方法;第6章阐述了高海况(高风速、强降雨)条件下的被动微波遥感辐射模型及卫星观测校正算法的构建方法。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99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船舶海洋工程专业;2002年,硕士毕业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专业;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物理电子学专业2002年至今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遥感研究。2002-2004年,实习研究员;2004-2006年,助理研究员;2006-2009,副研究员;2009年至今,研究员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5部国际海洋水色协调组织(IOCCG)执行委员;国际海洋水色协调组织(IOCCG)执行委员;《海洋学报》副主编;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海岸带分会副理事长
目录<BR>序言<BR>前言<BR>第1章 绪论 1<BR>1.1 海洋遥感辐射传输模型 1<BR>1.2 海洋水色遥感大气校正 3<BR>1.3 复杂环境下海洋遥感面临的挑战 5<BR>1.4 主要内容 7<BR>第2章 三维球面辐射传输模型 8<BR>2.1 引言 8<BR>2.2 逆向蒙特卡罗原理及方法 9<BR>2.2.1 蒙特卡罗方法原理 9<BR>2.2.2 逆向蒙特卡罗方法 10<BR>2.3 模型构建及验证. 11<BR>2.3.1 模型构建 11<BR>2.3.2 与Korkin 模型的比较结果 17<BR>2.3.3 与PCOART-SA 模型的比较结果 18<BR>2.4 大太阳天顶角条件下地球曲率影响及其校正 26<BR>2.4.1 大太阳天顶角条件下地球曲率对Rayleigh 散射的影响 27<BR>2.4.2 大太阳天顶角条件下地球曲率对Mie 散射的影响 30<BR>2.4.3 大太阳天顶角条件下地球曲率影响校正 41<BR>2.5 大观测天顶角条件下地球曲率影响及其校正 49<BR>2.5.1 大观测天顶角条件下地球曲率对Rayleigh 散射的影响 49<BR>2.5.2 大观测天顶角条件下地球曲率对Mie 散射的影响 52<BR>2.5.3 大观测天顶角条件下地球曲率影响校正 64<BR>2.6 小结 70<BR>第3章 晨昏水色遥感大气校正方法 72<BR>3.1 引言 72<BR>3.2 大太阳天顶角下水色卫星探测能力 72<BR>3.2.1 叶绿素浓度探测极限 73<BR>3.2.2 CDOM 探测极限 76<BR>3.2.3 悬浮物浓度探测极限 76<BR>3.3 大太阳天顶角下静止水色卫星资料大气校正 79<BR>3.3.1 静止卫星神经网络大气校正模型 79<BR>3.3.2 静止卫星神经网络大气校正模型精度评估 83<BR>3.4 大太阳天顶角下极轨水色卫星资料大气校正 89<BR>3.4.1 极轨卫星神经网络大气校正模型 89<BR>3.4.2 极轨卫星神经网络大气校正模型精度评估 92<BR>3.5 大太阳天顶角下水色要素半分析反演 97<BR>3.5.1 使 用 数 据 97<BR>3.5.2 研究方法 99<BR>3.5.3 半分析模型精度评估 102<BR>3.6 小结 104<BR>第4章 浑浊水体紫外大气校正方法 107<BR>4.1 引言 107<BR>4.2 紫外水体光谱特性 108<BR>4.2.1 水色三要素对紫外离水辐射的影响 108<BR>4.2.2 表观和固有光学量关系在紫外谱段的适用性 112<BR>4.2.3 紫外与可见光谱段遥感反射率的联系 112<BR>4.3 紫外大气校正算法构建 115<BR>4.3.1 基于6SV 模型的大气校正查找表建立 115<BR>4.3.2 气溶胶散射校正模型构建 118<BR>4.3.3 气溶胶散射“谱形”函数误差分析 126<BR>4.4 紫外大气校正算法验证 128<BR>4.4.1 GCOM-C 卫星资料验证 128<BR>4.4.2 实测数据验证 133<BR>4.5 紫外大气校正算法应用 137<BR>4.5.1 近岸水体 137<BR>4.5.2 内陆水体 139<BR>4.6 小结 140<BR>第5章 强吸收性气溶胶大气校正方法 142<BR>5.1 引言 142<BR>5.2 吸收性气溶胶空间分布 143<BR>5.2.1 吸收性气溶胶垂向分布模型 143<BR>5.2.2 全球吸收性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 143<BR>5.3 吸收性气溶胶大气校正算法 145<BR>5.3.1 研究区域及数据 145<BR>5.3.2 算法构建 147<BR>5.3.3 精度验证 151<BR>5.4 吸收性气溶胶大气校正算法的应用 156<BR>5.4.1 北非西海岸区域 156<BR>5.4.2 波斯湾区域 156<BR>5.4.3 北美西海岸区域 158<BR>5.4.4 黑海区域 161<BR>5.4.5 中国渤黄海区域 162<BR>5.5 典型吸收性气溶胶影响区域水色要素反演 164<BR>5.5.1 吸收性气溶胶情况下的水色要素反演对比验证 164<BR>5.5.2 黑海和中国渤黄海区域的对比分析 165<BR>5.6 小结 168<BR>第6章 高海况下微波遥感辐射校正方法 170<BR>6.1 引言 170<BR>6.2 海洋微波辐射传输模型 171<BR>6.2.1 微波海洋–大气耦合矢量辐射传输数值计算模型 171<BR>6.2.2 海洋–大气耦合辐射传输验证 179<BR>6.2.3 卫星比较验证 181<BR>6.3 粗糙海面发射模型 183<BR>6.3.1 小扰动\小斜率近似模型. 184<BR>6.3.2 双尺度模型 186<BR>6.4 高风速下的海面泡沫影响校正模型 189<BR>6.4.1 海面泡沫介电特性 190<BR>6.4.2 海面泡沫亮温发射模型 191<BR>6.4.3 高风速条件下的盐度反演 196<BR>6.5 强降雨条件下亮温校正模型 197<BR>6.5.1 降雨海面模型 197<BR>6.5.2 降雨引起的海面局部风 198<BR>6.5.3 强降雨下的亮温正演模型精度验证 200<BR>6.6 小结 202<BR>参考文献 20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