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家庭教育的理论解释,本文将包含家庭教育在内的人力资本生产函数、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模型以及考虑不同时期家庭教育变量的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联系起来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两轮数据,以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五轮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估计了家庭教育的两个层面——父母教育投入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及机制;进一步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子女教育产出即学业表现的影响,包括短期的学业成绩和长期的教育获得。其次,探讨了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代际传递以及家庭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解释社会经济产出中不同代际传递性背后的原因。最后,通过构建人力资本的CES生产函数,探讨了从出生到成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对子女人力资本动态形成的非线性影响,从而识别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自我生产性,不同能力形成的敏感时期,以及早期和晚期父母教育投入分别带来的效果等重要问题。此外,本文还在实证章节的拓展分析部分着重关注了隔代照料与家庭教育的交互作用对子女人力资本发展带来的影响效应,以及家庭教育在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隔代传递中发挥的作用,从而为隔代照料的有关研究提供新的证据。
赵心慧
----------------------------
赵心慧,山东肥城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讲师。近年来专注于儿童发展、人力资本投资、民生保障等领域研究。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项,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论文核心观点曾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文曾获第五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子女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
第三节 家庭教育、子女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与学业表现
第四节 家庭教育与能力的代际传递
第五节 家庭教育与子女人力资本的动态形成
第六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多期人力资本生产函数
第二节 本书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教育对子女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第一节 数据和方法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拓展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庭教育对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影响
第一节 数据和方法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拓展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家庭教育与子女人力资本的动态形成
———基于CES生产函数的研究
第一节 模型与数据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拓展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1 第四章未显示的图表
附录2 第五章未显示的图表
附录3 第六章未显示的图表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