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哀伤自助和干预手册——丧亲之痛与疗愈之旅》分为两个部分。优质部分为“大学生哀伤疗愈的自助指南”,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哀伤疗愈的专业探索”。优质部分中,首先针对哀伤的知识进行科学介绍,包括普通人对哀伤的忽视和误解,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哀伤和平衡哀伤与日常学习生活。其次讲述了哀伤平复的方法,包括调节哀伤反应,处理与逝者的关系,以及寻求帮助和帮助他人。第二部分中,首先介绍了大学生哀伤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同时详述了大学生哀伤的干预方法和实践案例,包括延长哀伤疗法、意义重构理论、双程模型、人际关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神医学医师(1983—1995),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副院长王建平作序;清华大学教授、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首席李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贾晓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丽霞联名推荐。《大学生哀伤自助和干预手册——丧亲之痛与疗愈之旅》填补了国内大学生群体哀伤干预的空白,科学介绍了哀伤知识,破除误解与迷思,深入剖析大学生丧亲哀伤的成因、表现和影响,让我们看清哀伤本质;同时,又饱含人文关怀,用8个生动案例,展现8种经典哀伤的干预方法,引导年轻人把每一次失去都当作心灵洗礼,为在哀伤痛苦中徘徊的大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本书作者为3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用真诚的态度、用温柔的笔触,引领你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应对中成长。
大学生哀伤自助和干预手册
——丧亲之痛与疗愈之旅
史光远 陈丽冰 季宣辰 著
北 京
内 容 简 介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优质部分为“大学生哀伤疗愈的自助指南”,第二部分为“大
学生哀伤疗愈的专业探索”。优质部分中,首先针对哀伤的知识进行科学介绍,包括对
哀伤的忽视和误解,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哀伤和平衡哀伤与日常学习生活。其次讲述了
哀伤平复的方法,包括调节哀伤反应、处理与逝者的关系,以及寻求帮助和帮助他人。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大学生哀伤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同时详述了大学生
哀伤的干预方法和实践案例,包括延长哀伤疗法、意义重建理论、双程模型、人际关
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010-62782989,beiqinquan@tup.tsinghua.edu.c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大学生哀伤自助和干预手册 : 丧亲之痛与疗愈之旅 / 史光远, 陈丽冰, 季宣辰著.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5. 5. -- ISBN 978-7-302-69088-7
Ⅰ. B842.6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第2025SH7356号
责任编辑:张维嘉
封面设计:潘 峰
责任校对:薄军霞
责任印制:刘 菲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s://www.tup.com.cn, https://www.wqxuetang.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83470000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 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010-62772015, 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 装 者:大厂回族自治县彩虹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148mm×210mm 印 张:5.625 字 数:125千字
版 次:2025年6月第1版 印 次:2025年6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5.00元
产品编号:109613-01
I
本书的出版受到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
(21YJC190013)和清华大学党的建设和思想工作
研究专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
的经费支持。
推荐序
青春,是一场繁花簇拥的逐梦之旅,大学校园里,处处洋溢
着欢声笑语和对未来的无限期许,这一切编织成生活最明媚的底
色。可命运的阴霾总会不期而至,当丧亲之痛毫无预兆地袭来,
大学生们纯真的世界瞬间天翻地覆,稚嫩的心灵在哀伤中苦苦挣
扎,如何才能寻得慰藉与力量?
哀伤是一个跨学科最多的领域,学者们从生物、社会、心理
以及等多个领域进行研究和干预方面的探索。然而心理学角
度的探索相对起步较晚,大约2010年前后,国际创伤领域的著
名苏黎世大学的Andreas Meicher教授跟我提起“延长哀伤
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PGD),当时这个疾病名称已经
正式被列入精神疾病诊断系统(ICD-11, DSM-5-TR)。从此,我
与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启了对哀伤的理论和干预的研究,在国家社
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培养了我国哀伤心理学领域的年青一代,
史光远就是其中一位。十五年来,我们潜心钻研,从深入探究流
行病学特征与病理机制,到致力于本土化评估工具的研发及跨文
化差异研究,再到推动干预策略的实践转化与创新,我们始终在
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力求突破。近年来,通过持续关注失独
父母、疫情丧亲者及青少年丧亲群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干
IV
预经验,也为他们提供了切实帮助。
我有幸担任史光远博士的博士生导师。他治学严谨认真,勤
勉刻苦、赤诚向学,读博期间,便专注于复杂性哀伤对失独父母
情绪注意偏向的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在学术的海洋里默默耕耘。
从校园步入职场,即便工作繁杂,他也始终坚守对哀伤研究的热
爱,不断开拓创新,挖掘新的研究视角,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新路
径。他的团队精心撰写的这本关于大学生哀伤疗愈的著作,填补
了国内大学生群体哀伤干预的空白,意义非凡。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快速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节点,亲友的
骤然离世,对他们而言,冲击尤为强烈。面对丧亲,他们不仅要
在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时承受这份巨大悲痛,还要面临学业、情绪、
社交上的多重挑战。鉴于大学生哀伤反应及疗愈的独特性,现有
的干预方案存在显著的实践困境:一是过于理论化,与大学生实
际需求脱节,难以提供有效帮助;二是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
无法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心理支持需求。
本书科学介绍了哀伤知识,破除误解与迷思,深入剖析大学
生丧亲哀伤的成因、表现和影响,让我们看清哀伤本质;同时,
又饱含人文关怀,引导年轻人把每一次失去都当作心灵洗礼,当
作走向成熟的契机,为在哀伤痛苦中徘徊的大学生照亮前行的道
路。本书系统整合了延长哀伤疗法、意义重建理论、认知行为疗
法等国际主流的哀伤干预模型,详细阐述理论,通过生动案例解
析和对话片段展示实操路径,构建出符合我国文化语境的大学生
哀伤干预体系。
在此,我真诚地向高校师生推荐这本书。对大学生而言,遭
遇丧亲之痛、陷入迷茫痛苦时,书中的知识和实用方法可以帮助
他们重获生活掌控感;对心理工作者,它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提供哀伤干预完整流程,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灵活应用理论,
选择最适宜的方案;对教育管理者,本书揭示哀伤支持系统
的重要性,有助于校园心理健康建设。愿此书化作温暖的航标,
指引年轻心灵在丧失与成长的激浪中破浪前行,驶向生命的辽阔
之境。
王建平
2025年3月
于北京
引言
作为一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者,我认识到一个重要的事
实:大学生是一群朝气蓬勃的人,同时也是在不断经历丧失和发
展的人。广义的丧失,例如友谊的结束、恋爱的分手,更接近于
适应与发展的议题。对此,市面上有非常多的书籍和资源,各高
校也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狭义的丧失,常指丧亲,其
实是高校学生和老师重要的生活和工作议题。然而,对于亲人、
朋友的离世,更多是从心理危机和创伤干预方面进行理解和干预,
缺乏哀伤方面的专业书籍。
2023年,等十七部门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其中提到要帮助学生学会理
性面对困难和挫折,珍视生命。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经历亲人
的离世,很可能就是人生一次重大的挫折。哀伤,是一种深刻的、
复杂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经验。然而,面对哀伤,大
学生往往感到无助和困惑,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应对这种复
杂的情感。如果大学生能够很好地应对哀伤,对于生命来说,是
一次重要的成长。
我和两位作者陈丽冰、季宣辰,曾合作研究实践过大学生的
哀伤辅导。现在,我仍记得当时的讨论充满了生命的省思和收获。
2023年,我们讨论计划撰写本书,因为感到哀伤议题越发重要,
我们也想结合自己的工作,为大学生写一本相关的书籍。
本书《大学生哀伤自助和干预手册——丧亲之痛与疗愈之旅》
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关于哀伤疗愈的全面指南,并为专业的心理干
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我们相信,
史光远,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专职教师、讲师、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师专委会青年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哀伤辅导等领域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哀伤主题的人文社科青年1项。陈丽冰,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心身医学科心理咨询师。季宣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
目 录
优质部分 大学生哀伤疗愈的自助指南
优质章 哀伤知识正解 002
优质节 对哀伤的忽视和误解 002
第二节 正确认识哀伤 009
第三节 平衡哀伤与日常学习生活 015
参考文献 019
第二章 哀伤平复之路 022
优质节 调节哀伤反应 022
第二节 处理与逝者的关系 030
第三节 寻求帮助和帮助他人 038
参考文献 042
第二部分 大学生哀伤疗愈的专业探索
第三章 大学生哀伤的理论基础 046
优质节 正常哀伤和延长哀伤障碍 046
第二节 大学生的丧失与哀伤 051
第三节 大学生哀伤疗愈的现状 055
第四节 哀伤的主要理论 057
参考文献 067
第四章 大学生哀伤的干预方法 074
优质节 延长哀伤疗法 074
第二节 意义重建理论 090
第三节 双程模型 112
第四节 人际关系疗法 123
第五节 认知行为疗法 135
第六节 其他常用的干预技术 145
参考文献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