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正逐渐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中规模最大、表现最活跃、发展势头最好的新业态、新动能,已深度融入生产生活领域,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电子商务法》实施以来,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业态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常态,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对新形势下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权益、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界定平台责任界限、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挑战。如何通过法律调整、明确相关主体的权益和责任划分,需要从制度适用与完善层面予以回答。本书立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以《电子商务法》为主要依据,关注平台经济发展新动态和理论研究新成果,结合近年来相关立法的进展,以新的视角阐述电子商务法的框架、原则与规则。以平台责任制度和新业态的调整为重点,力求反映我国电子商务法律制度的最新内容、司法与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和电子商务业态发展的前沿问题。在体例设置方面,本书各章设置了本章导读,便于读者把握每一部分的理论和制度框架,树立整体思维。通过问题引入、案例说明、典型案例评析等,增强读者的带入感和问题意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相关问题的原理和制度适用规则。每一章后面都列若干思考题,以帮助读者巩固和深化理解所学知识,提升理论思考能力。
吕来明,北京工商大学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理事。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国市场监管研究》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七十余篇,出版著作(含合著)十三部。参与《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立法起草、研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的项目多项,近年来主持“电子商务监管体制”“互联网平台信息公示”“二手物品网络交易现状及治理规则”“健全网络交易行政法规立法研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机制完善”等课题。
朱晓娟,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商法研究所教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零售和直播电商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在《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多部,主持教育部、司法部、北京社科基金、中国法学会等的项目多项,近年来主持“平台金融治理规则”“电商法修改评估”“数字平台合规治理”等课题。电子商务法
第一章 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法概述
第一节 电子商务概述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二、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三、电子商务的分类
四、电子商务的特征
第二节 电子商务法概述
一、电子商务法的概念及立法概况
二、电子商务法的立法目的
三、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
四、电子商务法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
一、电子商务法律关系的要素
二、电子商务法的调整范围
三、电子商务法和其他法律的适用关系
第四节 域外电子商务立法概况
一、国际组织中的电子商务立法
二、欧盟电子商务立法
三、其他典型国家的电子商务立法
第二章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类型与市场主体登记
第一节 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类型
一、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概念与法律地位
二、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分类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界定
一、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概念与特征
二、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认定
第三节 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内涵与构成
二、电子商务语境下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识别
三、技术服务语境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
第四节 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市场准入与退出
一、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原则与条件
二、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市场主体登记与豁免
三、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退出
第三章电子商务合同
第一节 电子商务合同概述
一、电子商务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二、电子商务合同的分类
第二节 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
一、电子商务合同的要约
二、电子商务合同的承诺
三、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四、确认收讫规则
第三节 电子商务合同的效力
一、电子商务合同的有效要件
二、电子商务合同效力瑕疵的情形
三、特殊类型的电子商务合同
第四节 电子商务合同的履行与解除
一、电子商务合同的履行
二、电子商务合同消费者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权利
三、电子商务合同的违约责任
第五节 电子商务中的快递物流与电子支付
一、快递物流
二、电子支付
第四章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一般行为规范
第一节 电子商务经营者义务概述
一、电子商务经营者一般行为规范的构成
二、经营者的普遍义务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适用
三、仅适用于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节 主体信息公示与数据报送
一、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主体信息公示
二、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数据报送
第三节 商品或服务信息披露与宣传推广
一、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信息披露义务
二、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宣传推广规则
三、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互联网广告发布规则
第四节 算法推荐与差异化定价
一、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算法推荐
二、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差异化定价
第五节 搭售、押金收取与自动续费
一、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搭售
二、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押金收取
三、自动续费
第五章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
第一节 平台责任概述
一、平台责任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二、平台责任的类型
三、平台责任的界限
四、平台责任的发展
第二节 制定、修改平台规则及公示的义务
一、电子商务平台规则的概念与性质
二、平台规则的构成
三、制定、修改平台规则的公开与公示
四、平台规则的提示说明义务
五、平台规则中不公平条款的规制
第三节 主体信息核验义务
一、主体信息核验义务的概述
二、主体信息核验义务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三、主体信息核验义务的内容
四、主体信息核验义务的履行
五、违反主体信息核验义务的民事责任
第四节 检查监控义务
一、检查监控义务的概念和性质
二、检查监控义务的内容
三、检查监控义务的履行
四、违反检查监控义务的民事责任
第五节 安全保障义务
一、平台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概述
二、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范围
三、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四、安全保障义务的履行
五、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民事责任
第六节 不得施加不合理限制的义务
一、不合理限制平台内经营者的概念及规制依据
二、规制平台经营者限制平台内经营者自主经营的主要制度
三、不合理限制平台内经营者的认定
四、实施不合理限制行为的民事责任
第七节 区分标记自营与非自营业务及保障消费者信用评价的义务
一、区分标记自营与非自营业务的义务
二、保障消费者信用评价的义务
第八节 知识产权保护义务
一、平台经营者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的依据
二、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的相关制度
三、“通知—删除”规则的适用
四、明知或应知侵权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责任
第六章电子商务新业态的权责划分
第一节 网络直播营销
一、网络直播营销概述
二、我国网络直播营销的法律规范体系构成
三、网络直播营销的模式
四、网络直播营销参与主体的类型及法律地位
五、直播营销相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 社区电商
一、社区电商的概念与模式
二、社区电商的发展沿革
三、社区电商中平台补贴的规制
四、社区电商中团长的法律地位与义务
五、社区团购平台经营者的法律地位与责任
第三节 社交电商
一、社交电商的概念与类型
二、分销式社交电商的合法性判断
三、分销式社交电商平台经营者的运营模式及法律地位
四、分销式社交电商会员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小程序电商
一、小程序的概念与技术特征
二、小程序平台的服务功能与盈利模式
三、小程序平台对小程序开发者的监督管理
四、小程序开发者和小程序平台的法律地位与责任
第五节 聚合平台电商
一、聚合平台的概念及特点
二、聚合平台与二级平台经营者的法律地位
三、聚合平台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
第六节 二手物品电商
一、二手物品的界定
二、二手物品电商的主要模式与治理现状
三、二手物品电商中经营者的识别
四、二手物品电商平台内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
五、二手物品电商平台经营者的地位与责任
第七节 跨境电商
一、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
第七章电子商务中数据处理与应用的权益保护
第一节 电子商务数据权益的保护
一、数据的概念和特征
二、电子商务数据保护的模式
三、数据权益保护的典型场景及裁判规则
四、数据权益保护的制度构建方向
第二节 电子商务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一、个人信息保护概述
二、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则
三、个人在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
四、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应承担的义务
五、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民事责任
第三节 电子商务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权益保护
一、电子商务中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场景
二、电子商务中人工智能应用产生权益损害的问题
三、电子商务中人工智能应用相关主体的权益保护
第八章电子商务促进
第一节 电子商务促进的意义与目标
一、电子商务促进的意义
二、电子商务促进发展的目标
第二节 电子商务促进的主要措施
一、促进电子商务创新、融合、绿色发展的主要政策
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资源配置措施
三、完善电子商务治理保障措施
第九章电子商务争议解决与监督管理
第一节 电子商务争议解决
一、电子商务争议解决的特点
二、电子商务争议的和解与调解
三、电子商务争议的投诉处理
四、电子商务纠纷的诉讼与仲裁
五、电子商务平台的在线争议解决机制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监督管理
一、电子商务监督管理概述
二、协同治理与职责分工
三、电子商务的行政监管
四、电子商务的行业自律
五、平台经营者的市场管理
第三节 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