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共生理论”,围绕“公共数据开放”这一研究对象,从共生状态演进视角界定并量化各利益主体在不同共生阶段的共生关系概念和竞合程度评判依据,进而识别出共生主体在不同阶段行为变化的共生关键因素。面向公共数据开放各方阶段性需求变化,对其行为、利益进行再配置,从时序上建立起公共数据开放运行初期、中期和后期不同共生模式对应的运作准则,在新运作准则的基础上,设计符合中国场景的公共数据开放运行机制,探索适应中国需求的公共数据开放实现路径。
朱晓峰,南京大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盛天祺,硕士与出版专著1部,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发表论文8篇。葛锐,硕士,工程师,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2项,发表权威期刊论文 3 篇。蒋旭牧,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生,发表权威期刊论文近十篇。刘峥,硕士,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软件著作权1件,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多项。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顺应大数据时代,推进公共数据开放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数据开放 第三节 本书研究框架与主要建树 一、本书研究框架 二、主要建树 第二章 公共数据开放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分析 第一节 公共数据开放研究脉络 一、公共数据开放的研究概况 二、公共数据开放的研究热点 第二节 公共数据开放相关研究流派、前沿与趋势 一、公共数据开放的研究流派 二、公共数据开放的研究前沿 三、公共数据开放的研究趋势第三章 跨学科视角下公共数据开放的异质性分析第一节 公共数据开放的知识异质性分析一、领域知识规模的异质性分析二、知识主题的异质性分析三、核心知识的异质性分析第二节 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异质性分析一、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学科知识规模的异质性分析二、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知识主题演化的异质性分析三、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核心知识的异质性分析第四章 公共数据开放共生运行机制的模型构建第一节 基于共生理论的公共数据开放运行机制总体框架一、公共数据开放的共生关系演化二、公共数据开放共生运行机制的总体框架第二节 嵌构共生理论的公共数据开放运行机制关联结构分析一、公共数据开放运行机制相关研究二、共生视角下的公共数据开放运行机制筛选三、公共数据开放共生运行机制FISM模型构建第五章 公共数据开放共生运行机制的中国场景解析第一节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公共数据开放共生运行机制的中国演进一、基于新冠疫情的公共数据开放共生运行机制分析二、新冠疫情下公共数据开放共生运行机制的演化研究第二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公共数据开放共生模式中国重构一、公共数据开放共生模式的界定与演进二、新冠疫情下中国公共数据开放共生模式演进——基于组织维度三、新冠疫情下中国公共数据开放共生模式演进——基于行为维度第六章 共生视角下公共数据开放的实现路径研究第一节 国内外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评估框架与实效研究一、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评估框架的构建二、国内外公共数据开放的实效研究第二节 融入改进SIR模型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传播研究一、共生视角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传播模型构建二、共生演化模型的数值仿真第三节 基于QFD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主体需求识别与评价研究一、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主体需求类别与需求项构成二、基于 QFD 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主体需求评价第七章 公共数据开放实现路径的中国场景检验第一节 共生理论解构下我国公共数据开放政策导向与实施成效的组态分析一、基于共生理论的OGD政策文本解构框架构建二、我国OGD政策组态实证分析三、我国OGD共生演进的政策导向力机理第二节 基于种群演化的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实证研究一、公共数据开放种群演化解析二、我国公共数据开放种群演化实证分析三、我国公共数据开放种群共生模式研究第三节 基于NK模型的我国公共数据开放路径选择与仿真研究一、公共数据开放的路径选择框架与影响因素筛选二、公共数据开放路径选择的NK模型构建三、我国公共数据开放路径选择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