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该战略的核心和关键。本书重点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构建了一套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总结了国内外十五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揭示了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高新化、生态化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由此提出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及关注我国“三农”问题、城乡经济关系问题的研究者及管理者阅读、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 导 言
城乡经济关系是城乡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还直接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表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综观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城乡经济发展轨迹.其不协调性十分明显.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因此.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协调城乡经济关系.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无法绕开、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一些发达的工业化①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要支
①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著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定义的工业化.主要指工业总产值在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以上和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据这一定义.只要加速发展工业就可以比较快地实现所谓工业化.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普及于整个社会.它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厉以宁把经济发展分成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前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四个阶段.现在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也就是工业正在从第二阶段开始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林毅夫认为.目前金融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接下来最有可能是工业化的新黄金时代.从历史上看.除几个石油出口经济体外.所有国家都是通过工业化才变富裕的.因此.现在应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经济的实体行业上.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确保其世界经济“发动机”的领先地位.提出“再工业化”的战略主张.宣称未来20年.将通过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重构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在工业化进入到中期发展阶段后.工业发展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工业要支持农业、城市要支持农村.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对我国国情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目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