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定 价:38 元
丛书名: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作者:潘明星 韩丽华
- 出版时间:2015/1/1
- ISBN:9787300203683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0
- 页码:300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4
- 开本:16开
本书系统阐述了政府经济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5章,着重论述政府经济行为的理论基础,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问题入手,依次论述了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第二部分包括第6—10章,从政府管制行为、公有企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等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政府的主要经济活动;第三部分包括第11—17章,详尽地分析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第四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修订:一是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充分反映国内外政府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二是对涉及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相关表述进行了更新;三是对相关案例和数据进行了更新;四是增加了部分专栏,使得全书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可读性
潘明星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税收理论与政策方向学术带头人;兼任山东省财税金融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民营经济研究院特聘教授、《山东财经大学学报》特约审稿人、《经济导报》特约评论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等职。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税收制度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讲中国税制、税收学、财政学、财税理论专题等课程。主编《政府经济学》、《中国税制》等教材7部;先后在《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税务研究》、《当代财经》等刊物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税务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级一等奖6项;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
韩丽华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博士,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经济、政府规制和博弈理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第1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 1经济效率及其实现1 2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1 3政府的经济职能与政府失灵1 4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2章公共产品2 1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与混合产品2 2公共产品配置的理论分析与效率实现2 3公共产品的价格:税收2 4公共财政
第3章外部效应3 1外部效应的内涵专栏石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实例3 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3 3纠正外部效应的策略
第4章公共选择4 1投票规则4 2利益集团与寻租4 3官僚理论与政府规模4 4政治性经济周期与政府失灵
第5章政府管制的理论基础5 1垄断理论5 2信息不对称理论专栏二手车:“柠檬”市场5 3政府管制俘虏理论
第6章政府管制行为6 1政府管制的界定6 2经济性管制6 3社会性管制6 4中国政府管制的趋势及政策思路专栏从经济性管制到社会性管制:汽车产业政策的未来走向
第7章公有企业7 1公有企业的含义与特征7 2公有企业的功能7 3公有企业的效率及其实现
第8章财政政策8 1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理论8 2财政政策概述8 3财政政策的发展历史及近年我国的财政政策的发展演变8 4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第9章货币政策9 1货币政策的目标专栏何为货币供应量9 2货币政策工具专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存款准备金率进入了下调周期常备借贷便利(SLF)——一种货币政策新工具9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9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9 5中国的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目标选择及发展趋势
第10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10 1收入分配的含义10 2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10 3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指标及影响因素10 4西方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10 5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专栏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若干意见的通知
第11章财政支出理论11 1财政支出的原则与分类11 2财政支出规模分析11 3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第1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 1经济效率及其实现1 2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1 3政府的经济职能与政府失灵1 4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2章公共产品2 1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与混合产品2 2公共产品配置的理论分析与效率实现2 3公共产品的价格:税收2 4公共财政
第3章外部效应3 1外部效应的内涵专栏石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实例3 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3 3纠正外部效应的策略
第4章公共选择4 1投票规则4 2利益集团与寻租4 3官僚理论与政府规模4 4政治性经济周期与政府失灵
第5章政府管制的理论基础5 1垄断理论5 2信息不对称理论专栏二手车:“柠檬”市场5 3政府管制俘虏理论
第6章政府管制行为6 1政府管制的界定6 2经济性管制6 3社会性管制6 4中国政府管制的趋势及政策思路专栏从经济性管制到社会性管制:汽车产业政策的未来走向
第7章公有企业7 1公有企业的含义与特征7 2公有企业的功能7 3公有企业的效率及其实现
第8章财政政策8 1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理论8 2财政政策概述8 3财政政策的发展历史及近年我国的财政政策的发展演变8 4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第9章货币政策9 1货币政策的目标专栏何为货币供应量9 2货币政策工具专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存款准备金率进入了下调周期常备借贷便利(SLF)——一种货币政策新工具9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9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9 5中国的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目标选择及发展趋势
第10章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10 1收入分配的含义10 2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10 3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指标及影响因素10 4西方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10 5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专栏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若干意见的通知
第11章财政支出理论11 1财政支出的原则与分类11 2财政支出规模分析11 3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第12章财政支出的具体分析(上)12 1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专栏投资刺激需求的乘数效果12 2投资性支出的具体内容专栏加大国家农业投入农业科技将成新亮点12 3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12 4科教文卫支出专栏中国科教文卫支出的分类
第13章财政支出的具体分析(下)13 1社会保障支出13 2财政补贴专栏朔州“三公”经费大幅下降社保支出成倍增长
第14章财政收入总述14 1财政收入的形式和结构14 2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14 3财政收入的原则
第15章税收理论15 1税收的内涵15 2税收原则15 3税收负担与税收转嫁
第16章税收制度16 1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6 2税收的分类16 3商品课税16 4所得课税16 5资源、财产课税
第17章公债17 1公债的含义与分类17 2公债的功能17 3公债制度与公债市场17 4中国的公共债务
《政府经济学(第三版)》自2011年9月出版以来,政府经济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大大丰富了我国政府经济学理论。为了将政府经济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去,我们决定对教材进行修订。
为保持教材内容的连续性,在保留原教材体系不变的前提下,由原作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一是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相关内容,反映政府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二是更新了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三是更新了过时的案例、数据;四是更新和增加了受师生欢迎的“专栏”内容。本次修订,由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由原山东财政学院和山东经济学院于2011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的同人们共同完成。潘明星、韩丽华任主编,董西明、李一花任副主编。具体分工为:第1、5章,韩丽华;第2、7章,李森;第3章,董西明;第4章,张健彬;第6、12章,付冷冷;第8章,李一花;第9章,王丽梅;第10章,路军;第11章,贾海彦;第13章,牟芳华;第14、15章,潘明星;第16章,徐健;第17章,晁毓欣。本书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尽可能在书中作了说明,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政府经济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地位十分重要,但与公共管理专业和MPA在我国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门课程面临着难以找到合适教材的窘境。为了满足本科教学的迫切需求,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在我国,政府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考虑到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本身的设置特点,加之对政府经济学本身的理解,我们认为,本教材应对政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作出全面、系统的解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认为,政府经济学的主要课题有:第一,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第二,尽可能地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第三,评价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上述三个课题构成了政府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涉及的范围宽广,内容也十分丰富。本书从三个大的方面着手,力图全面系统地阐述上述课题。第1~5章着重说明政府经济行为的理由和依据。第6~10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介绍政府的主要经济活动。第11~17章具体分析政府的财政收支。可以说,全面和系统地阐述政府的经济行为是本书追求的目标。本书是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的同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由韩丽华、潘明星任主编,董西明、李一花任副主编。具体的分工如下:第1、5章,韩丽华;第2、7章,李森;第3章,董西明;第4章,张健彬;第6章,宋敏;第8章,李一花;第9章,王丽梅;第10章,路军;第11章,宋敏、丁宁宁;第12章,张宗坪;第13章,牟芳华;第14、15章,潘明星;第16章,徐健;第17章,晁毓欣。
本书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尽可能在书中作了说明,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因教学急需,本书写作较为仓促,加之编写者理论功底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陷,望各位同人与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