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史》为青年作家手指的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手指发表在《人民文学》《收获》《大家》等刊物上的小说17篇,包括在文学圈与青年读者中有广泛影响的《寻找建新》《我们为什么没有老婆》《齐声大喝》《我们干点什么》《马福是个傻子》等等。
作为书名的《暴力史》则借用了中国武侠小说的模式,想象了古典与现代混搭的武林传奇。
手指的小说作品别具一格,虽然关注的大多是中小城市中的平凡人物,但是叙事节制,毫不煽情,更不售卖廉价的温情与理想,而是以平和的日常琐屑赋予人物与故事寓言般的象征穿透力。写法上基于而又出于传统的小说叙事,表现出独特的关切,似乎混合了契诃夫和舍伍德·安德森,而又显示出与转型期中国小城经验和节奏相对称的探索意向。难得的是在平直的叙述中还能保持住语言的张力。
按住鼠标,从上端拉到下端,忽然发现,有一个词不断地跳出来:钱。手指的小说里“钱”很多,但他小说里的人钱很少。 钱少的人不能不谈钱。在很多小说里,红男绿女的盛宴从来不会提到是哪一位刷的卡,但在手指这里,大排档小酒馆里的每一次吃喝,都必须郑重说明,谁出的钱。手指小说中的那些年轻人,他们被物质诱惑着指引着,又被物质死死限制着、拒绝着,他们知道物质的无限丰富,也知道:物质有多么丰富,自己就有多么匮乏。他们在丰富和匮乏之间梦想着奇迹。 然后,就有了这些故事,这些被如此坦诚地讲述的种种出发和败退和无处安放。手指敲下这一行行文字时,就像在按下一个个手印,他要确认那些卑微的、茫然战斗的年轻的生命的存在。 这是“小时代”的背面。手指以微弱的光,力图照见这幽暗沉默之地。 ——李敬泽(评论家) 手指的小说,看似轻描淡写,细读则能体味到他的从容不迫。他文字里时而闪现的冷幽默,令人难忘。 ——蒋一谈(作家) 毫无疑问,手指是一个“伪装”得极好的写作者,他有一种使用语言隐蔽自我的天赋,由此获得一种不在场的距离,用隔空点穴的方式,在故事中尽情刻画和想象他的人物并总是能轻易地穿透那些道德和伪善的高墙,直抵人性质朴粗犷的部分。他的大部分小说给人的感觉吊儿郎当,有时候让人怀疑一个那么正经的人怎么能写出这么多不正经的故事。读他的小说时我总是在想:这该是一个多么分裂的家伙啊。 ——杨庆祥(评论家) 手指是80后的年轻作家,但是他从不曾把视角局限在青春的风花雪月和愤世嫉俗中。他以老练、平实、不动声色的精准笔力描摹着年轻人的挣扎与彷徨,甜蜜与哀伤,沉着而不失尖锐,简洁而意味深长。 ——马小淘(作家)
手指,原名梁学敏,1981年生于山西阳城。2004年开始在《收获》、《人民文学》等文学刊物发表小说多篇。曾多次被转摘。有小说被年度小说选本选载。曾获“2010-2012年度赵树理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寻找建新
疯狂的旅行
你夏天看世界杯吗
我们为什么没老婆
齐声大喝
我们干点什么吧
大摇大摆地离开
马福是个傻子
朋友即将来访
暴力史
吃火锅
租碟
我们为什么不吃鱼
去张城
小县城
寻找建新
疯狂的旅行
你夏天看世界杯吗
我们为什么没老婆
齐声大喝
我们干点什么吧
大摇大摆地离开
马福是个傻子
朋友即将来访
暴力史
吃火锅
租碟
我们为什么不吃鱼
去张城
小县城
曹胖子,咱们就此别过
理想失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