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3 元
丛书名: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基础工程
- 出版时间:2012/12/1
- ISBN:9787301216569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U47
- 页码:350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基础工程》系统阐述了基础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用设计方法,同时也介绍了较多国内外基础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地基基础抗震。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照了最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等相关规范规程。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基础工程》考虑了教学和工程设计的实用性要求,并按教学大纲编写。全书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为了便于读者掌握本书所叙述的基本理论,本书每章开篇提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引导思路,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典型例题,章末还有小结和习题。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基础工程》可作为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基础工程》特点: 注重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来编写.考虑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通过不同的工程案例或者示例深入浅出进行讲解.紧紧抓住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点,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注重人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结合:以人文知识讲解的手法来阐述科技知识,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设置阅读材料板块介绍相关的入文知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注重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书中配备大量实景图和实物图,并辅以示意图进行介绍,通过模型化的教学案例介绍具体工程实践中的相关知识技能,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设计有丰富的题型.在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启发创新思维。 注重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学生就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着眼点,紧跟最新的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着重讲解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技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绪论
习题
第1章 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
1.1 概述
1.1.1 基础工程设计的目的
1.1.2 基础工程设计的任务
1.2 设计原则
1.2.1 概率极限设计法与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1.2.2 地基基础设计
1.3 地基类型
1.3.1 天然地基
1.3.2 人工地基
1.4 基础类型
1.4.1 浅基础
1.4.2 深基础
1.5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
1.5.1 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
1.5.2 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1.5.3 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受力状况的影响
1.5.4 地基计算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浅基础
2.1 概述
2.1.1 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2.1.2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2.2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2.1 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2.2.2 工程地质条件
2.2.3 水文地质条件
2.2.4 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影响
2.2.5 地基冻融条件
2.3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2.3.1 地基承载力的概念
2.3.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2.3.3 地基变形验算
2.4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2.4.1 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底尺寸
2.4.2 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2.4.3 基础和地基的稳定性验算
2.5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
2.5.1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2.5.2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2.6 联合基础设计
2.6.1 概述
2.6.2 矩形联合基础
2.6.3 梯形联合基础
2.6.4 连梁式联合基础
2.7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2.7.1 建筑措施
2.7.2 结构措施
2.7.3 施工措施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连续基础
3.1 概述
3.2 弹性地基上梁的分析
3.2.1 弹性地基上梁的挠曲微分方程及其解答
3.2.2 弹性地基上梁的计算
3.2.3 地基上梁的柔度指数
3.2.4 基床系数的确定
3.3 柱下条形基础
3.3.1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
3.3.2 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
3.4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3.5 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
3.5.1 筏形基础
3.5.2 箱形基础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桩基础
4.1 概述
4.1.1 桩基础的特点与应用
4.1.2 基本设计规定
4.2 桩的类型
4.2.1 按桩的承载性状分类
4.2.2 按成桩方法分类
4.2.3 按桩径大小分类
4.3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4.3.1 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
4.3.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4.3.3 桩侧负摩阻力
4.3.4 桩的抗拔承载力确定
4.4 桩的水平承载力确定
4.4.1 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的工作性状
4.4.2 水平受荷桩的理论计算
4.4.3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4.4 单桩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4.5 桩身结构设计
4.5.1 构造要求
4.5.2 桩身承载力验算
4.6 群桩基础设计
4.6.1 收集设计资料
4.6.2 桩型的选择
4.6.3 桩长和截面尺寸的选择
4.6.4 桩数的确定及桩位布置
4.6.5 承台设计
4.6.6 桩基础承载力验算
4.6.7 桩基沉降验算
4.7 计算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基坑工程
5.1 概述
5.1.1 基坑工程概念及现状
5.1.2 基坑工程的特点
5.1.3 基坑工程的设计原则
5.1.4 基坑工程设计内容
5.1.5 支护结构的类型
5.2 支护结构的设计荷载
5.2.1 土、水压力的分、合算方法及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类别选择规定
5.2.2 土压力、水压力的计算理论
5.3 水泥土桩墙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5.3.1 设计内容
5.3.2 水泥土桩墙构造要求
5.3.3 稳定性和强度验算
5.4 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5.4.1 土钉墙的组成及设计内容
……
第6章 地基处理
第7章 特殊土地基
第8章 地基基础抗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