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武器典藏手册系列:世界著名步枪1》精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莉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最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步枪型号,图文并茂。《轻武器典藏手册系列:世界著名步枪1》中不仅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各种步枪的基车性能特点,而且结台研制历史、经典战倒,以及军队装备使用情况等进行了综合描述,使读者能全方位地了解每种世界顶尖轻武器的来龙去脉和奇闻趣事。
国无防不立,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离不开全民国防意识的增强。还在担任轻武器博物馆馆长的时候,作者就在计划出一套轻武器类的科普丛书。因为枪械是士兵最基本的装备,枪械发展史几乎就是世界近代战争史的一个缩影。现在,要想收集齐全世界的各种轻武器,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要说近代以前的枪械种类型号,却大都能在中国找到……这本《轻武器典藏手册系列:世界著名步枪1》是“轻武器典藏手册”系列中的一册。
绪论 近代步枪发展简史
第一章 非自动步枪
君权统治的工具
——英国马蒂尼-亨利步枪
奥地利曼利夏M1888/90步枪系列
奥地利斯太尔-曼利夏M18958rnm步枪系列
大不列颠的传说
——英国李一恩菲尔德步枪全传
德意志经典
——毛瑟98/98k步枪
一个多世纪前的争议
——苏联莫辛步枪究竟出自谁手
百年辉煌
——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
风雨飘摇的旗帜
——中国中正式步骑枪
细说“三八大盖”
——日本三八式65mm步枪系列
狂热战争的产物
——日本九九式7.7mm步枪
早期步兵武器的“异类”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掷弹枪
设计独特生不逢时
——法国M。1936CR39伞兵步枪
来自南半球的名枪
——澳大利亚李一恩菲尔德“丛林步枪”
向战争之王挑战
——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反坦克步枪巡礼
来自北欧的重拳
——芬兰拉蒂L3920mm反坦克步枪
第二章 半自动步枪
不灭的传说
——美国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
战争宝贝
——美国M1卡宾枪经典回顾
墙内开花墙外香
——苏联762mmSVT半自动步枪
枪中奇侠
——瑞典扬曼AG一4
风雨飘摇的旗帜——中国中正式步骑枪
中正式步骑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支全国范围大量装备的制式步枪。它源自德国毛瑟步枪的优秀设计,因而品质优异,性能出色。更由于该枪取自蒋介石(原名瑞元步枪,后改名中正步枪)之字号而尤为引人侧目。由于它诞生于中国波澜起伏的特殊年代,这支枪也经历了无数次战火: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直至抗美援朝战争。堪称中国军队历史上的一支名枪。
烽火中诞生
在中国兵工事业发展过程中,从清末到民国的历届政府曾多次试图统一步枪口径。l903年,清政府政务处曾同意张之洞、袁世凯的提议,即参照日本将全国步枪口径统一为6
. 5mm。后来陆军部又提议,以仿德国M1907
6.8mm毛瑟步枪为制式,当时称光绪33年式步枪,民国后改称元年式步枪。1913年,北洋政府陆军部重新规定步、马枪口径为7.92mm。但仅仅两年后,即1915年,陆军部军械司又将6.8mm元年式步枪定为制式,理由是该口径的步枪和枪弹对于“中国人民体格,尤为相宜”。
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同年11月军政部兵工署成立,统筹全国兵工事宜,兵器制式化问题再次提上议事日程。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兵器制式化会议,决定将德国M1924
7.92mm毛瑟步骑枪定为制式步枪。该枪在德国也只有少量生产,是当时世界上最新型的步枪之一。
德国M1924步骑枪的“出炉”颇有一番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在军工生产方面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在这样的情形下,1924年,毛瑟兵工厂以外贸民用步枪的名义研制出了M98步枪的改进型号,称M1924毛瑟步骑枪。该枪使用7.92×57mm尖头弹,枪管长600mm。
该枪虽在1924年定型,但到30年代才开始批量生产。在德国,M1924步骑枪并未受到重视,1935年德国陆军最终选择了毛瑟M98k作为制式步枪。但M1924步骑枪却大量出口中国,并在西班牙内战中有所使用。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厂订购10000支M1924步骑枪用于装备税警总团,兵工署技术司借机请孔向毛瑟厂索取该枪的全套图纸,以及料表、检验样板一套。资料得到后交给巩县兵工厂,由该厂筹备仿制M1924步骑枪。但是由于毛瑟厂提供的图纸及检验样板有误,于是兵工署技术司委派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巩县兵工厂厂长毛毅可,向德国有关部门正式商洽购买M1924步骑枪及检验样板、图纸。经过一番周折,新图纸终于在1935年收到,仍由巩厂负责开发研制。1935年7月开始试生产,由于当时是民国24年,因此新枪定名为二四式步枪,又称二四年式短管毛瑟步马枪。当时生产的步枪机匣上均刻有“二四式”的字样,其上方为巩县兵工厂的双菱形厂徽。在筹备、试生产过程中,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曾数次到巩县兵工厂视察,并提出将枪托略微缩短、刺刀加长等建议。为表示对其尊重,后经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呈请并获批准,1935年8月,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相应地,机匣上的印记,也改为“中正式”三字,另外加上巩县兵工厂厂徽及生产年月。1935年10月10日,中正式步骑枪正式批量生产,从而开始了其长达14年的生产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