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存在变革”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此后,作者在不同场合反复呼吁、强调。全书围绕教育、学术、民间思想、农村变革、社会思潮和鲁迅研究等主题展开条分缕析的阐述。这其实也是作者对自己一直坚持的教育、学术和民间活动的一个认识上的提升。作者旁征博引,思想纵横捭阖,洋溢着思想的光芒,发人深省。作者所倡导的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变革模式,其背后的理念不仅深刻,而且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本书在沿袭了作者以往著作风格的基础上,更结合当下的热点进行了剖析,是思想性、现实性兼得的力作。
这本以《静悄悄的存在变革》为题的文集,收录了钱理群近年来在不同场合的重要发言,以最原汁原味的发言为视角最真实地还原钱理群那“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这些文章背后的思潮不同于主流的权威话语,甚至有些还让某些权威感到刺眼。但是,深得人心来自民间的声音自会得到草根一族最忠实的拥护。
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开始(代前言)
\\t辑一静悄悄的教育变革
\\t3 做有限的可以做的事情
\\t14 附:2012年9月8 日开幕式上的讲话
\\t18 他在进行一场决定中国教育命运的“静悄悄的变革”
\\t24 共同营造扬善抑恶、宽容、宽松的教育环境
\\t30 打工子弟教育的意义和贡献
\\t33 校园里没有诗意味着什么
\\t辑二学术研究的新创造
\\t39 好人联合起来做一件好事
\\t48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前言
\\t53 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t56 《幸存者言》自序
\\t59 纪事
\\t77 给自己的七个命名
\\t85 当今的中国呼唤思想家、哲学家
\\t90 “来自营垒的反思”的意义和评价
\\t99 一本逼人深思的书
\\t106 为历史作证
\\t109 摆脱固定思维,用笨功夫做学问
\\t辑三民间运动和农村变革
\\t121 老石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
\\t137 寄语“第三届春晖青年公益发展论坛”的青年朋友
\\t153 我的祝愿
\\t154 如何建立“文化身份自信”
\\t159 正史掩不住的光耀
\\t辑四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变革
\\t167 大陆批判知识分子的困惑
\\t170 面对“中国崛起”,我的警惕与焦虑
\\t辑五开掘不尽的鲁迅资源
\\t189 鲁迅在当下中国的历史命运
\\t198 活在当下中国的鲁迅
\\t214 “我们现在需要鲁迅”
\\t220 《活着的鲁迅》自序
\\t224 重新体认鲁迅的源泉性价值
\\t229 鲁迅谈民国
\\t234 “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来”
\\t辑六精神流浪汉的历史命运
\\t239 “文学时代”凄婉、美丽的回响
\\t245 努力地去“明白做人的道理”
\\t249 精神流浪汉的传统和它的命运
\\t辑七余论:短文集纳
\\t257 且作一呼
\\t261 陈为人《插错“搭子”的一张牌——重新解读赵树理》读后
\\t262 戴明贤《物之物语》书后
\\t263 龚姐,一路走好
\\t267 寄语《星火》青年朋友
\\t269 我的读后感
\\t272 《周作人传》再版前言
\\t274 《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魅力人物”获奖感言
\\t后记
“静悄悄的存在变革”,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从改变自己和身边的存在开始,以“建设你自己”作为“建设社会”的开始。或个人,或集合志同道合者,按照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做有限的可以做到的事。
\\t
\\t“相对于人民的力量,国家的权力逐渐变弱”。而中国大陆,我们所面对的恰恰是一个强势的国家政权。这个政权,依仗着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相对优势,对内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极大地加强思想和社会的调控;对外,无论是对台湾地区,还是对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也大打经济牌,相信经济决定一切,也越来越表现出一种优势。在这样的政府统治下,我们的活动空间是相当有限的。
\\t
\\t大陆批判知识分子的民众基础在哪里?韩国有强大的人民运动,是我早已知道的;而我必须提出中国的批判知识分子的民众根基的问题。当下中国有三大民间运动:一是底层的维权运动,二是网络民主运动,三是民间社会组织的社会运动。
\\t
\\t提出真假改革的问题,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几乎无人不谈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因此,我们必须分清:每一个改革的口号和旗帜下,其动力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