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性作品,被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为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时撰写的博士论文,依据的是他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开展调查时所收集到的资料,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PeasantLifeinChina,1986
青年承载国家未来,其理想信念教育关乎民族希望与国家力量。本书聚焦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一核心命题,针对当前研究分散、群体覆盖不全、实效性机制缺乏等不足,系统梳理新中国70余年理想信念教育经验与成效,并首次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学生、机关、企业、农村及新兴青年等全青年群体。基于实证调查,本书深入剖析不同群体特征,着
我们何以成为当下的女性? 本书以沃斯通克拉夫特、麦金农、上野千鹤子等重要女性主义者为轴心,以4次女性主义浪潮为纬、重要历史事件为经,勾勒出近200百年间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全貌。 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描绘女性主义运动取得突破的瞬间,闪耀着激情与智识的前辈身影,各大主要流派及其论争。展示出前人为扩大女性生存空间所做的努
凡有帝王,必置后宫。在以皇帝为主宰的宫廷里,女性群体是皇权的伴生物,皇权决定了她们的命运。同时,女性群体又影响甚至左右着皇权的运行。后宫制度与帝王之制紧密相连,是皇权运作最直接的映射。本书以时间为线索,按照皇后、妃嫔、公主、女官和下层宫人的等级秩序,围绕明代宫廷女性制度、女性角色和女性生活等三个方面展开,既分析制度、角
本书以协同治理视角为切入点,聚焦S省N县的儿童保护工作,深入探究农村地区儿童保护的多主体协同问题,主要案例来自各部门儿童保护的常态化措施与行动配合方面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儿童保护行动面临专业角色缺失、角色认知模糊、局限于本职等状况。其内在原因涵盖行动主体的角色堆积、空缺与固化,责任边界模糊,主体间利益分歧;行动前
本书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歇尔佩罗关于女性历史的通俗作品,全书分五个篇章介绍了妇女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去向何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道路是什么?你们能听到我们的呼声吗?本书代表着以作者为核心的妇女史初期的研究思路与问题意识。作者揭示了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隐形贡献,批判了女性沉默于历史的固有偏见,为重构更完整的
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并指出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人类生活中的普遍期望。本书遵循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结合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时代性特点,以成就幸福童年幸福人生幸福校园幸福社会为目标,全面展示了上海少先队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是了解上海
2023年11月18日,由北京市反家庭暴力研究基地主办、北京警察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家庭暴力防治论坛暨京津冀反家暴工作典型案例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妇联权益部、北京市妇联、天津市妇联、河北省妇联、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浙江师范
本书汇聚了浦东少先队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的优秀工作案例,围绕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大思政一体化、少先队组织建设、活动课程建设、社会化实践、新媒体网络运用、红领巾奖章实践、国际儿童组织的探究八大领域,充分展示了浦东少先队工作者如何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发挥组织教育功能,提升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案例内容丰富多样,
本书聚焦在河北省与四川省开展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所做的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