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方法的书稿,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方法创新36法的自撰自书篇(含36幅书法作品);中编为方法创新的点滴哲理篇(含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教育方法等320条感悟);下编为方法创新的论文与讲座篇。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插图、照片、书法作品,非常生动;还提出了500个点滴哲理,显示出思考问题的深刻而周严,令人信
本书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借鉴,定位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当代创新发展所应突破的重要点位和关键性理论,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在这些领域中的思想观点进行整体性研究和评价;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为基本依据,回应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
本书的主题是不确定性的根据,即通过原因和理由这两个概念来分析根据。当被问及根据的时候,我们通常回答因由乃如此这般。这种如此这般的回答就是原因或理由。在事物的本性上,原因和理由是不确定的。聚焦于这一迷宫,作者以现代哲学所探讨的主题为素材推进讨论,在聚焦于不确定性的同时,过去和未来的时态构成讨论的基轴。全书分为四章。在序章
本书以深入研读“经典文本”“现实逻辑”为基础,从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逻辑、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形态及其历史命运、马克思哲学的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演进、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等方面,从学理学术上系统分析研究“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这一基础性问题,厘清马克思的哲学观,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与历史》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理论的研究,并探讨其得失。本书的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属性究竟是什么?在这一总问题框架下,本书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来回答这一问题。本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其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属性。其二,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属
在现代人的理念中人命无价,但在现实的社会里,人们不得不承认人命有价。从与日常息息相关的保险费、生儿育女到法规制定,甚至是恐怖攻击的赔偿金,人们都有一个价格。要钱,还是要命?一条命到底值多少钱?它该如何计算?有钱人的命是否比穷人的命值钱?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学模型可以做到公平对待每一条命?…&hellip
本书以历史与逻辑、经验与思辨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汲取东西方思想史有关“主体”和“主体性”的合理内核,立足于当下的生存境遇,提炼出“诗性主体”这一重要的概念和范畴,进而展开系统和深入的阐释研究。诗性主体之研究,一方面,弥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对于主体和主体性运思过程中诗性主体缺席的遗憾,另一方面,借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思想资
本书在文本考察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确立一个个思想路标,在思想史境域中,辨清马克思思想的生成过程与根本超越之处。澄清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阐明二者共生共长、互为推进的内在关系,对于整体把握马克思思想的理论特质以及指导现实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书在系统解读法兰克福学派德文原著基础上,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三期发展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具体分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三期发展的得失,揭示法兰克福学派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转向的发展趋势。作为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进行系统地批判性反思,它凝结着作者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深度思考;该成果不仅能够推近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
本书共分三部分:对人类学哲学本身的理论探索;人类学哲学与当代中国、当代世界;对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初步评介。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的双重历史使命、双重理论视野与双重理论构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思想在时序中的深入发展;从人类学哲学视域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及其开辟的“真正的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