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田奇,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世界史流动站博士后。本选题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重大(点)项目《关于日本文化现代化进程的测量》成果之一,其主要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日本于平成时代起步入第二现代社会,经历着压缩现代化带来的激变,反映出旧有思维及制度的瓦解。在亲密关系层面,也出现了诸多错
近十年来,产业政策已在美国强势回归,而这却与西方主流学界对于美国政治经济体制和国家形态的传统定义产生了错位。本书认为,从早期的关税政策到美国经济外交制度的建立,国际政治一直推动着美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产业政策和制度建设的主要动因是外部的大国竞争压力。在安全和经济领域,美国先后面临三种不同类型的
看见被污名化的中年女性
在近现代世界政治史上,美国的政党因其独特的党群关系和运作规律而独树一帜。自1776年建国以来,历经多次分化、整合,最终发展成为今天两党制的形态。本书从政治史和制度史两个角度切入,回溯了美国政党政治250年的历史,从建国制宪时代开始,历经南北战争、大萧条、二战、冷战时代,一直讲述到2020年特朗普与拜登的选战。除了已经为
《美国研究报告(2024)》全面梳理和分析了2023年美国内政外交的发展动态。这一年,美国经历了愈演愈烈的内政动荡和错综复杂的外交变局。美国大选的临近更加剧了美国国内的党争和社会分裂。拜登政府一方面尝试通过多种路径克服治理困境,另一方面继续推行主要针对中国的大国竞争战略,以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
本书内容围绕英国政坛两大党保守党和工党展开,并探讨了保守党为什么在历史上执政时间远超其他政党。通过分析保守党18世纪的统治阶级起源、他们对英国媒体的影响以及对工人阶级选民的吸引力,还原出他们能够取得政治成功的原因,从而揭示保守党在历史上对统治权力强大掌控能力的内在本质。
本书入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文库”,本书是论文集,书稿中的文章是对水陆丝路,或者说是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进行了基础性研究。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到2000多年来,在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不仅有商人的往来,还有大量的僧人往来,这些僧人将大量的宗教知识和世俗知识传播给“丝绸之路”沿线的人民群众,促进了亚洲
泰国作为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重要邻国和中国民众的重点旅游目的地,与中国交往较为密切。同时,基于地区环境和地缘因素,泰国国内社会环境和舆情变化对整体地区局势有特定影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书作者一直深耕泰国政治社会研究领域,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并在澎湃等重要媒介上开设专栏,对泰国国内经历的王权更迭及政坛变化
本书通过对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ISDS)司法化的反思视角,对欧盟国际投资法院体系进行系统与批判式研究。欧盟提出的投资法院体系代表了将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公法化”“司法化”或“机制化”,以及国际投资规则转型的最新方案,它颠覆传统投资仲裁机制,将对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条约制定与国际实践产生重要影响。本书最后对现行国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重要邻国,自明治维新推翻幕府、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以来,日本的国家战略思想及其影响下的战略行为与对外政策对中国地缘战略环境特别是海洋地缘战略环境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兼具岛国和海洋国家双重属性的日本,历来重视海权发展,近代以来的日本国家发展史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日本海权思想不断演变的历史。本书通过分析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