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 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祁连 山关键区科学考察的总结性 成果,也是青藏高原祁连山 区研究之大成,由工作在青 藏高原一线的科研人员共同 撰写。全书共8章,第1章主 要介绍科考的背景、意义、 目标及内容;第2章简述祁 连山区基本概况;第3章~ 第7章分别介绍了森林生态 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原 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及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第 8章针对祁连山生态系统变 化问题及考察结果,提出祁 连山生态系统的善治对策。
全书内容系统全面、资 料严谨翔实、结构逻辑严密 ,为推动祁连山地区生态系 统变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 实资料。本书可供生态、气 候、草业、地学等专业的科 研、教学等相关人员参考使 用。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第1章 引言
1.1 科考背景
1.2 科考目标
1.3 分队设置
1.3.1 森林灌丛生态系统变化考察分队
1.3.2 草地生态系统变化考察分队
1.3.3 湖泊生态系统变化考察分队
1.3.4 生物多样性变化考察分队
第2章 祁连山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植被土壤
2.4 地质地貌
2.5 冰川冻土
2.6 人口民族
2.7 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第3章 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变化
3.1 森林概况及历史变迁
3.1.1 森林资源分布概况
3.1.2 森林资源历史变迁
3.2 森林树木径向生长变化
3.3 林线动态变化研究
3.3.1 祁连山东部林线变化研究
3.3.2 祁连圆柏林线空间位置变化
3.3.3 青海云杉林线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3.3.4 结论
3.4 祁连圆柏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3.4.1 研究区概况
3.4.2 不同区域形成层物候及其与气候的响应关系
3.4.3 木质部细胞产量和生长速率
3.4.4 祁连圆柏的径向生长策略
3.4.5 径向生长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3.4.6 主要结论
3.5 森林生物量与碳密度变化
3.5.1 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碳储量
3.5.2 不同龄组的森林碳储量
3.6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元素的空间变化
3.6.1 研究方法
3.6.2 结果和讨论
3.6.3 主要结论
3.7 青海云杉林的格局特点及耗水研究
3.7.1 青海云杉林格局特点及其形成机理
3.7.2 青海云杉的耗水量及耗水规律
3.8 青海云杉林人工林建植阈值研究
3.9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4章 祁连山灌丛生态系统变化
4.1 灌丛生态系统特征
4.1.1 灌丛生态系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