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国标舞系拉丁舞教研室编著的《国际标准舞拉丁舞教程》内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拉丁舞的核心要素。主要内容包括:拉丁舞基础知识(舞种风格、专业术语、步伐名称等),每学期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难点和技术动作和示范训练组合。该套教材除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ISTD)和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IDTA)的技术与教学
本书以三秦大地陕西关中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为对象,诸如布猪、凤翔泥塑、年画、核雕、脸谱、木轮打车、蛋雕等33项技艺,首次对其进行较为系统、完整的田野考察、资料整理和理论研究。文字深入浅出、夹叙夹议,阅读轻松,同时也注意专业思想的表述和观点阐发。注重突出田野调研的特色,每个个案能够提炼出一定的独特性观点,揭示出民间工艺美术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我不揣冒昧地命名为《开拓篇》。(注:原书名中的开拓篇,会让人联想到是否是个系列,还会有耕耘篇收获篇……容易产生歧义。因此新版书名未保留这三个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算起,我们算是新中国首批专业舞蹈工作者了,我们做的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特别是要新建一套训练中国舞专业
本书为北京舞蹈学院70周年校庆系列丛书,该书是从事舞台美术30余年的任冬生的舞台设计笔记。本书首先讨论了舞台空间创作、舞台设计师概念、舞台视觉设计过程以及科技催生下的舞台视觉之个人见解。随后,结合实际作品从传承与再现、重塑与解构、光影与表达、融合与探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享了个人艺术创作中意向与空间的表达以及如何实
该文集收录了作者自19842024年所发表的文章,逾百万字。第一卷为中国音乐史学,第二卷为音乐美学,第三卷为美育理论和音乐教育学、音乐物像学,第四卷为音乐评论。这部文集,涵盖了作者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折射出作者的学术之路:从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到后来又拓宽至美育理论和音乐教育学、音乐传播学、音乐物像学以及音乐评论等
本书是我国著名舞蹈编导王玫在北京舞蹈学院数年教学和实践后的成果。全书一共分六部分,从舞蹈编创的选材和立意、具体作品的分析,以及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回课作业的评价等,详细地介绍并强调了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并将舞蹈编创中几种不同题材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和讲解,指出了舞蹈教育界需要设立专门舞蹈编创之选材和立意课程的必要性,对于
贾作光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中国民族民间舞奠基人。他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等职。这本纪念文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贾作光先生的经典舞蹈作品分析,包括《雁舞》《马刀舞》《鸿雁高飞》《任重道远》等十六部作品。第二部分
本书是鲁日融老师在中国民族音乐领域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艺术实践中的真实感悟和思虑所得。跨度从1983年至今,从中可以了解西安音乐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身影和创业者的艰辛,也可以在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进一步分析学校在教学、科研、艺术实践方面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本书为北京舞蹈学院70周年校庆文集之一本,是作者长期教学、科研、创作经验的总结。论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整体性的一些规律,具体分析了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音乐来源于分类、鼓点的记谱法及其用法,并对不同时期创作的舞蹈精品的音乐进行了曲式分析。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谱例,可供舞蹈院校的音乐教学之用,亦可为音乐院
《从身体到态度》收录了30多篇张云峰与众多青年舞蹈专家、舞蹈演员的访谈录,其中涉及了舞蹈艺术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舞蹈编导的深入探讨,以作品为基础,总结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概括出了一套张云峰式的舞蹈创作范式,也就是先从身体到态度对舞蹈的内在进行前理解,再根据情感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最终创作属于舞者自己的艺术成果。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