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文集总共收录文章25篇,其中寇凤凯的《道教讲经文概说——以敦煌》《新发现道教讲经文——P.3899研究》《敦煌本P.2467(诸经要略妙义)研究》3篇文章系在他的硕士论文《敦煌道教讲经文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完成而尚未发表的作品;张鹏的《上古至秦汉崆峒山文化主题探析》、张晓雷的《陶弘景的注释“太上”与东晋南朝上清
历代甘丹赤巴传 全三册
桑昂曲林寺志
本书以具有同源关系的八本禅籍作为一个专题,研究禅宗语言。从《宝林传》(801)开始,至《祖堂集》(952)、《景德传灯录》(1004)、《天圣广灯录》(1023)、《建中靖国续灯录》(1101)、《联灯会要》(1183)、《嘉泰普灯录》(1204)、最后至《五灯会元》(1253)。对禅籍勘辨正误,抉发禅籍俗语词和禅籍俗
《神话研究集刊》作为四川省社科院的重要平台,旨在中国古代神话文献整理研究、巴蜀神话研究、四川少数民族神话研究、道教与神话研究等方面发力。本书分为“神话与中国思想文化”、“跨学科神话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研究”、“道教与神话研究”、“巴蜀神话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外国神话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等板块,共收入
本书是对传统经典《中论》的逐一诠释,内含二十七个章节,如观来去的分析、观行的分析及观时间的分析等,解释细致入微,论证充分,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本书为汉译版,译文力求准确、精炼,贴近原著风采,利于更多读者阅读理解。
本文共分五章。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并对敦煌写本佛经题记研究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学术史回顾,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也做了叙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写经题记源流及早期写经状况,并着重指出了部分尚未被学界所关注的敦煌写经的研究价值,此外还对写经题记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分类,并阐释了写经题记的功能及其历史价值。第
本书以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南佛教历史为对象进行研究,以佛教中国化的发展作为主线,依照佛教历史发展的特点,将整个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分为东汉与魏晋南北朝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予以叙述,向读者完整地呈现这一时期河南佛教的历史风貌与发展变迁的历程。 本书稿共分十六章,前六章叙述东汉时期的河南佛教,后十章叙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南佛
《元魏译经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采用佛教文献与历史文献相结合、文献资料与实物出土资料相结合、资料统计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佛教文献资料、史料和敦煌文书等资料为主体,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在文献整理方面,尽量全面搜罗资料,进行译经方面的编年;在论述方面,尽量做到以材料为出发点,重点用统计分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