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古籍整理点校的作品。《中峰明本全集》收录了中峰大师现存的全部作品,在近期新的梳理中,通过对原文进行了更符合现代习惯的标点及分段,整体阅读体验更为流畅自然。希望新版本的问世,能够为广大古籍爱好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峰明本大师行持与思想的优良读本。
僧肇,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卒于义熙十年(414年)。《僧肇全集》汇编了其现存的全部作品,包括肇论、论序,以及后人对《肇论》的注疏,并加以标点、校注整理,保存了这些文献史料的整体性,以方便研究者参考利用。
《因明入正理论》是汉译佛家因明著作中仅存的两部印度著述之一。它包含了佛陀关于生命价值的教诲,具有理论体系的严密性与一致性,有利于我们全局去把握范畴概念,了解佛教因明,最终也入于正理。
本书是近代禅宗高僧虚云老和尚论述禅、禅宗、禅法、禅修等内容的文字精要选编,分为开示篇、书信文记篇、法语篇和诗偈篇四个部分,涉及参禅法要、禅宗与净土、机锋法语等诸多内容。同时,附以禅门五家法脉源流的相关文献,以见虚云老和尚在禅宗史上所占有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将其生平传略置于文末,以助读者深入了解虚云老和尚的“禅的一生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简称《大藏纲目》《指要录》,北宋崇宁三年(1104)东京(今河南开封)法云寺第三代住持惟白集,是现存最早的大藏经解题著作。收入日本编《法宝总目录》第二册。名为八卷,其中卷二、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各分上下卷,实为十三卷。该书解题详悉,无论是大部头经典还是小部头经典,无论卷数的多寡,一般都予以逐卷解
本书汇集了哈贝马斯21世纪初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他认为当代社会的精神状况表现为自然主义的传播与原教旨主义崛起两种相反的趋势。这两种精神状态,不仅表现在思想界的争论,而且在两方面的公民社会中演变为政治斗争。哈贝马斯主张理性与信仰在现代依然处于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他认为要解决宗教带来的社会冲突问题,就必须把宗教引入交往理
《中国佛学》是中国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佛学研究学术刊物(半年刊,国内外发行),其宗旨是以展现中国佛学院为主,兼顾与佛教学术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新研究成果,促进教内外学术交流。《中国佛学》以汉传佛教教史、义理研究为主,同时也刊登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以及与佛教文化相关的研究综述、动态等。《中国佛学(2020年总第46期)》为《中
《英国的宗教——信仰但不从属》是宗教社会学的经典,已被翻译为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但尚没有中文译本。格雷斯?戴维以英国的情况,研究了欧洲国家的世俗化,在本书的第一版《1945年后英国的宗教:信仰但不从属》中,她提出“信仰但不从属”的概念,该概念成为描述西欧北欧世俗化的核心概念,该书也奠定了她作为国际学者的地位。在这
本书收入作者历年所写关于佛教文献研究的论文24篇。部分论文论述学术研究及其与学术资料的关系,提出“学术研究三要素”与“学术资料四原则”;部分论文论述敦煌遗书的性质及其与敦煌藏经洞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作者主张的“敦煌遗书废弃说”;部分论文结合实例,对写本学的建设及佛教文献鉴定等有关问题,介绍了作者的若干观点;书中还介绍了
本著围绕浊漳河流域展开论述,从上游、中游、下游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民间信仰——灵湫信仰、昭泽王信仰、李卫公信仰——进行个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民间信仰的泛众化概念。通过对这一路径的梳理,不仅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模式,探讨文化要素、社会心理对民间信仰的意义,而且可以为当下民间信仰的复兴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治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