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密教(即所谓阿吒力教)是云南佛教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大理密教此前有不同的释读,本书汇集了作者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的十四篇学术论文,在回顾大理密教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根据对大理佛教经典、图像、金石和传世资料的综合研究,在跨地域研究视野下,对大理佛教史料的种类、属性及其所反映的汉地佛教因素进行了全新的、全面
本丛书总体上有以下七个特点。一是八宗兼备,每宗一册。本丛书的主线是纵向勾勒,横向分类,体系清晰,结构完整。二是时空落实,主要体现在宗派与祖庭兼备,既有对宗派的介绍,也有对祖庭的描述,有助于实现时空的定位。三是古今贯通。从渊源讲起,在追溯历史的同时,关注当下的状况,实现了古今的呼应,避免了学术界常见的重古薄今。四是史论结
《宋高僧传》由高僧赞宁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纂,端拱元年撰成,后又经重治,至道二年(996)始成定本,集录由唐太宗贞观(627~649)年中至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止,凡343年间之高僧传记。《宋高僧传》凡三十卷,原书之序谓正传533人,附见*0人;实则正传531人,附见125人。全书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
法界缘起思想产生于华严宗,二祖智俨曾说:“今且就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与果。”其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论内核摄藏于事相圆融之中。对其理论展开系统的研究和梳理,不仅可以挖掘此中蕴涵的丰富哲理,由此启发人们对于现今社会及现实人生的新的思考角度;亦可清晰地揭示出缘起观的本土化进路,对于推解外来文化理论的本土化进
《云南大学东陆哲学丛书生活宗教:唐·库比特的宗教哲学》介绍英国当代宗教思想家唐·库比特(DonCupitt)的宗教哲学思想。库比特以非实在论的思想路线完成了对传统基督教的当代转化,由此确立了生活宗教的道路。 《云南大学东陆哲学丛书生活宗教:唐·库比特的宗教哲学》具体阐述生活宗教的背景(对西方当前处境的解读)、方法论(
该书全面反映2015年中国宗教研究全貌,信息量丰富,收录了学术界的研究精品,概述了中国宗教学的研究成果,展望学科发展趋势。既涵盖了传统宗教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又兼顾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以及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
本书主要考察中国帝制时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一种特定的民间讲故事形式——“谣言”。这些“谣言”在传统中国的民众中口耳相传,通过考察人们所讲述并依据其采取行动的“谣言”里包含的恐惧、指控等因素,由此获得对帝制晚期地方民众、地方士绅及地方官员,以及他们对其周遭世界的认识的了解。
云水悠悠,尽揽天下山水秀;要前行,不倒流,证得安稳歇处休! 本书描述一个侯门后代,稚龄离俗,将一生投入僧伽行列的故事。让你深入了解禅行者的生活内涵,以及身为大乘佛弟子求道、行愿的过程。 生命从来不是一座孤岛,它是源源不断的河流
探究要在人有生命的时候去做,失去生命就没有理性、没有觉醒的动机,所以说是"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原来无头目眼面、无名无字,运用文字推理所得的是概念、相似值,非真实的。利用生命的觉性达到生命的觉醒,步上圆满之旅,这是禅宗的特色。 禅只是生命的还原,也是生命的觉醒,还原才是觉醒。生命本质是何等辉煌,何等璀琛与饱满具足
《宗教与美国社会》系列丛书出版的主旨是为促进国内学界对美国宗教以及其他相关议题的研究。鉴于宗教在美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重要性,研究美国宗教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同样鉴于宗教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在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可以说宗教研究不仅是美国研究,而且是国际关系研究的知识性和学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