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明人洪应明撰,成书于万历三十年(1602)。全书共八卷。其中三卷记道家列仙,三卷记佛家诸祖,均有版刻画像及人物故事。附《长生诠》一卷,辑录道典中长生之术;《无生诀》一卷,辑录佛典中列祖语录。并有袁黄、冯梦祯所作《仙引》、《佛引》。
清雍正刻本《法海奇观》,据考证为清初刻本。底本装帧形式采用散页装,共54面。诗画同页,每幅图像绘刻精工,线条流畅,配景适宜,动静有致辞,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堪称观音艺术创作的杰出典范。每幅画配以佛经典故与禅宗语录,图文结合,雅俗共赏。这些观音形象多为女性,典雅高洁,柔慈倩丽,婀娜多姿,是东方女性美的集中体现。其以精致
《世界祖宗型神话:中国上古创世神话源流与叙事类型研究》运用原型理论、文化人类学、历史还原等多种观念和方法,对中国夏商周人创世神话原初形态进行复原性重构,对其发展演变源流进行清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上古创世神话叙事类型的特征。 《世界祖宗型神话:中国上古创世神话源流与叙事类型研究》研究证明,现今所见鲧禹启传说,原本是
《圣经文学研究(第十三辑)》已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2014至2015年度来源集刊。为适应圣经学术研究蓬勃发展的需要,本刊自2014年起改为半年刊。 《圣经文学研究(第十三辑)》是研究圣经文学的专业性学术集刊,主张运用各种传统和现代文论对圣经进行文学评论,亦倡导对圣经进行全方
《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来》若想铲除孕育穆斯林激进分子的激进意识形态,治本之策是,国际社会要大力推动穆斯林世界向温和主义迈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推动穆斯林世界汲取伊斯兰文化和谐观——伊斯兰教核心价值观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之历史智慧,尤其是要汲取其精髓伊斯兰哲学兼收并蓄的智慧。《文明的交融与和平的未
《穆斯林激进主义》:激进主义一直是一股穆斯林世界的破坏性力量,成为伊斯兰教的肘腋之患,流毒千余年,今后还要和我们如影随形地伴生下去。鉴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梳理漫长的穆斯林激进主义历史演进轨迹,探寻其背后实现不同时代传承的激进理论家和践行家的言行,目的不是渲染激进思想及其行为,而是力求提供一份能够正确把
《整合·转型·升华:道教史论集之一》汇集作者研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道教历史的学术论文十余篇,包括《曹操与道教》《陶弘景与上清经派》《略述两晋南北朝道教与辞赋诗歌》等。作者对东晋南北朝的道教历史做了详尽分析,指出,东晋南朝时期,道教通过与当时士族知识分子的互动,与儒、释两家的互动,一次实现了重大的继承、整合与转型、升华,终
同处于长江流域的四川(蜀)、江西(赣)是中国古代佛教、道教比较发达的地区,在佛道文化发展历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两地的佛教、道教不仅各自兴盛,而且相互之间密切交流,对两地乃至全国的佛教、道教的发展与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宗教史上颇值得关注的现象。选择了“从鹤鸣山到龙虎山——地域转移与天师道流变”“宋元明清蜀赣全真
扣冰藻光禅师(844928),又称扣冰辟支老佛,京兆翁氏,法号藻光,福建崇安县新丰乡吴屯里翁屯东村人,诞生于唐朝武宗会昌四年(844年)。13岁出家为僧,先后拜谒雪峰义存、鹅湖大义禅师。广明元年(880年)卓锡于崇安瑞岩,创瑞岩寺,徒众云集,一时瑞岩道场,遂与天台、曹溪并峙千古。扣冰古佛在世时,民间流传许多有关他驱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