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充实的史料,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简述命理学的发展历史,展现命理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和探究方法的特点,使读者读后对曾在世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命理文化,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印象和简明的发展线索。
净慈寺地位重要,历代名僧辈出,如道潜、永明延寿、契嵩、莲池祩宏以及近代的太虚法师都收入此稿,书末还附有济颠语录。编写简明,文字顺畅,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是由民国时期弘一法师编篡、迄今为止唯一的针对在家佛教信众的南山律学著作。为方便在家佛教信徒研习南山律学,作者节选了《备览略编》中重要的部分,分别作了注释、今译与评析,对南山律宗在家共修部分内容作了通俗易懂且细致深入的解读。
《嘉泰普灯录》三十卷,南宋嘉泰年间云门宗禅僧雷庵正受撰。在这部灯录编成之前,宋代已有《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以及《联灯会要》四部灯录传世。在这部灯录编成后,继有南宋普济编著《五灯会元》,合以上五灯为一统。然而,与其他灯录不同,《嘉泰普灯录》不仅收录了祖师示众机语,且专设“圣君贤臣”两卷、“应化
六十如理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
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赴台,担任《人生杂志》主编、“台湾佛教讲习会”教务主任;1953年任宜兰念佛会导师;1957年于台北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1962年建设寿山寺,创办寿山佛学院;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信仰中心,从教主佛陀、教理经典、教团僧伽三方面了解佛、法、僧三宝乃至整个佛教的总纲,是了解佛教的第一步。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佛的意义、如来十号、佛身等二十章,下篇分菩萨道的起点、实践、次第等二十一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古蕴深厚的千秋建筑、巧夺天工的古建杰作、承载历史的文化遗迹、匠心独运的奇珍古宝、千年奇观的名胜古迹、天地精华的自然美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淳朴浓郁的民风习俗、别具风采的衣食住行、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
《中国传统环境地理与现代建筑》倡导并践行传统地经理念、现代数学与现代建筑科技相结合,特别是与建筑绘图结合,以求干支方位的准确,是现代专业地产规划设计师应掌握的技术之一;书中注重形势立向与理气立向的统一、设计理念、操作程序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极具学习和借鉴的可贵资料。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广西基督宗教历史与现状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实证考察,分析广西民族地区的基督宗教历史与现状,探究在历史惯性作用下,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经济与文化交互作用、地缘政治与宗教文化互动背景下,广西民族地区基督宗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宗教活动和社会影响,以及部分群众在维系传统民族信仰